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实施分类办学促进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提到:

2020年,将遴选设立6个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的改革试点区、30所试点学校,探索区域分类办学机制,培育涉及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不同办学特色的现代化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周期为3年。

计划到2035年,浙江省将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遍及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多个领域,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现代化普通高中学校。

学习哥觉得,多项新政接连出台,未来高中可能会迎来“大变局”。还有哪些重点?大家一起来看!

一个目标

从分层办学走向分类办学

过去,各地长期形成的以单一育人模式配备教育资源、以升学率高低配置生源的分层办学格局,越来越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制度限制。

因此,需要在区域内通过整合课程、教学、评价、资源配置等更为综合的方式来推进普通高中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不同学校形成各自的发展优势,逐步从分层办学走向分类办学,实现错位发展,从而让更多的学校成为有特色的优质高中,形成区域内普通高中教育“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促进基础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四大分类

科技高中、人文高中、体艺高中、综合高中

科技高中

有较为成熟的科学和技术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及实施体系,并形成科技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和风格,包括学术高中、数理高中、工程技术高中等类型。

人文高中

有较为成熟的人文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及实施体系,并形成人文和社科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和风格,包括文史高中、外语高中类型。

体艺高中

有较为成熟的体育和艺术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及实施体系,并形成体育和艺术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和风格,包括体育高中、艺术高中、美术高中、音乐高中等类型。

综合高中

有较为成熟的融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及实施体系,并形成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和风格。

时间表

2035年全面建成

2020年,将在全省遴选设立6个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的改革试点区、30所试点学校,探索区域分类办学机制,培育涉及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不同办学特色的现代化普通高中学校。每个设区市最多可申报设立1个试点区和3—5所试点学校(试点学校原则上在试点区域内),建设周期为3年。

2023年,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逐步推广成功经验,扩大分类办学的试点区和试点学校。

2035年,支撑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初步形成,形成区域内普通高中学校布局相对合理、各具特色,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办学局面。

制度保障

最高可拥有25%特色招生自主权

教育行政

部门应当给予分类办学改革试点学校在教学安排、教师选聘、经费使用、研训评价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充分保障学校各项改革之需。

1、要重点加强师资配备的统筹力度,在区域内实施“存量调配”和“增量倾斜”等方式,配足配强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师资力量。

2、要改革招生方式,允许试点学校根据办学类型和办学特色,在区域内开展符合办学特色要求的特色招生(按计划数的15%—25%),招收适合办学特色的学生。

3、要支持试点学校推进特色匹配的优势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为试点学校建设走班教学所需的教室、特色建设所需的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以及教学设施设备提供必要保障。

4、要统筹各类教育经费,为试点学校开展特色课程的开发、设备添置、教师交流、学生活动等提供经费支持。省里将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开辟“普通高中特色化”网络空间,跨界融合各类社会资源,汇集众多成功案例,不断提升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建设水平。

生涯规划教育刻不容缓!这份方案再次给高中生和家长提了个醒。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中探索分类多样化办学,也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从2014年起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浙江实行的是3+7选3模式,除语数外科目必选外,可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选择3门,有35种组合。很多人期待高中能尽量设置所有组合,满足学生选科要求。但这不太现实,因为这对高中师资、课程、等办学条件要求很高的,办学科特色高中,是满足学生选择的积极探索。简单来说,不同高中设置的学科组合不同,强项组合不同,考生在中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选择相应的高中。这样就要把生涯教育下移,引导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根据学科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

高中分类办学,最让人担心的是提前分科。我国新高考改革提出取消文理分科,就是为了治理高中提前分文理科,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衡。现在实行学校分类办学,人们会担心,一进高中就把学生按高中的类型分科了。这就需要注意基础与特色的关系,虽然实行分类办学之后,学校会更重视特色发展,但不能就此限定学生的选科,学校要保障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只是更加突出办学的学科特色。

熊丙奇曾这样说过:

生涯规划教育,是对学生极为重要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却缺失的教育。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孩子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不只是高中毕业时选大学、专业,而是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

高中分类办学,那么学生必然也将分类,这可能意味着学生将从高中就开始选择未来一生的领域方向。

近两年各地的新高考改革,选科走班方案就已经要求学生加强生涯规划教育了。首先选科就应该以自身兴趣爱好为导向,感兴趣的科目学习起来也会越发的游刃有余。提前做好生涯规划,不但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还能明晰自己现阶段的职业倾向,在专业选择时候没那么纠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