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舊稱掖縣,在明清時期是萊州府城的駐地。數百年的“府城文化”,給掖縣留下了深厚的歷史底蘊,曾經的鐘鼓樓、牌坊就是很好的佐證。

古代有立坊表的傳統,通常是爲了紀念本地顯宦、科甲名人和道德模範等。《掖縣全志》記載,過去該縣共有牌坊124座,在城裏的石牌坊就有64座,其中有62座是明代建造的。

《萊州市志》也說:這些石構牌坊主要坐落於鼓樓街和古城街上,多爲三門四柱三樓式或五樓式,。高約8米,面闊約9米。由九塊巨大的白理石雕琢、組砌而成。在主樓正中坊上,多陰刻題額,其下次間額上,多陰刻建坊題記或紀年,再次間石柱上陰刻對聯或恩准建造年代等。在額坊、花板與柱座、抱柱上,遍刻傳統典故、動物花卉、幾何圖案等。如《狀元郎騎馬誇官》、《二獅滾繡球》、《一路連科》等等。還有象徵吉祥、富貴的裝飾圖案。

可惜的是,這些牌坊如今皆已不存,年輕一代對它們都沒有什麼印象。所幸,有位祖籍萊州城裏西南隅的林善慶先生,通過自己的畫作,將這些老牌坊又呈現在世人面前。

剛纔已經說到,這些石制牌坊的做工相當精細,有大量的圖案、雕刻裝飾。想要畫出來、畫得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林先生憑藉自己兒時的記憶,加上大量的資料蒐集,堅持不懈,將這些老牌坊一點一點地畫了出來。觀者見之,都有“栩栩如生”之感。下面就選取部分牌坊的畫作,帶大家感受一下。牌坊的名稱和紀念的人物,上面都有文字,不再贅述。

·(作者簡介:林善慶,男,祖籍萊州城裏西南隅,退休幹部,畢業於湖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濟南市稼軒詩書畫研究院特邀研究員,煙臺市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