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車站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爲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全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咬定目標任務,堅持盡銳出戰,狠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

扶貧產業促進增收。一是強化扶持。每年縣財政爲8個社區振興合作社分批分別注入10萬元,集中建設扶貧產業示範園,實施規模化發展。每社區每年有不低於累計注入資金10%的集體經濟分紅。二是建好園區。注重龍頭帶動,依託龍頭帶貧企業,簽訂合作帶貧協議。注重科技支撐,引進先進技術,組織科技人員提供技術指導。注重規避風險,引入風險防控機制,避免對扶貧產業造成影響。三是突出帶貧。創新實施“龍頭企業+產業園+貧困戶”的帶貧模式,使貧困戶以入股分紅、就近務工、土地流轉等形式在產業鏈上實現增收。

轉移就業成效明顯。着力實施“五個一批”促進就業工程,即產業集聚區吸納一批、居家靈活就業一批、自主創業帶動一批、各類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託養護理員崗位就業一批。目前全街道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率100%。

金融扶貧穩步實施。設立鄉級金融服務部1個,村級金融服務部8個。全街道所有農戶信用評級率100%;累計發放金融扶貧小額信貸705萬元,覆蓋貧困戶141戶,其中戶貸30戶,戶貸率21.3%。鼓勵87戶貧困戶把閒散資金入股合作社,每戶入股2000元每年分紅600元,在務工掙薪金的同時增加分紅收入。

綜合保障有力有效。扶貧助殘持續加強。爲重度貧困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爲低保貧困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建設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1個,有託養意願的14名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全部入住。採取“一託二”的方式,優先選聘貧困戶爲護理。社會救助保障有力。爲低保貧困人員和特困供養貧困人員發放資金,爲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每人代繳100元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爲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貧困人員按時足額髮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爲貧困老人發放老年人高齡津貼。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情況的貧困戶臨時救助,發放救助資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