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開始變得忙碌起來,尤其是關於孩子的成長各個方面,父母都會過度地去關注,生怕孩子有任何異常。

但大部分地家長往往只關注孩子的聽覺,觸覺,視覺等幾個方面,卻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嗅覺發育。

其實嗅覺方面對孩子來說也非常關鍵,設想一下,如果孩子聞不到飯菜的香味又怎麼可能打開味蕾,孩子如果聞不到讓心情愉悅的芳香氣味,又怎麼可能快樂。所以,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嗅覺體驗,因爲他們能夠靠鼻子建立起安全感和依戀關係。

嗅覺系統的發育在胎兒時就已經開始

很多父母並不知道嗅覺系統的發育在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例如:孕婦聞到難聞的氣味會噁心嘔吐,其實胎寶寶也和母親有同樣的反應。

有資料顯示,媽媽們在懷孕28周左右的時候,胎兒就能夠通過嗅覺辨別氣味,而且孕媽所聞到的氣味還能夠影響孩子將來的嗅覺系統。

因此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寶媽在懷孕階段比較喜歡聞的氣味,那麼也會感染到自己的孩子,這些寶寶對某些氣味也有獨特的偏好。

這是因爲,孕媽把所聞的氣味通過身體傳達到羊水內,最後進入到胎寶寶的鼻腔粘液中,而這種味道被嗅皮層深深的記住,所以,媽媽們喜歡聞什麼?那麼出生之後的寶寶也喜歡。而媽媽厭惡的氣味,寶寶也是特別反感。

出生後嗅覺的經歷受成人的影響

當孩子出生以後,他們的嗅覺經歷受成人的影響,因爲身體各個方面發育還不完善,不管是認知方面還是感知方面,孩子們都是欠缺的。

而且他們也不能完全區分好聞的氣味和難聞的氣味,比方說:便便的氣味。一開始寶寶並不知道便便是臭的,但當他們想要用手去觸碰時,父母就會說:"好髒,好臭,不能動"。

所以此時在寶寶的記憶和腦海裏,便便的氣味便是一股難聞又不能去聞的討厭氣體,一定要遠離它。

而隨着寶寶的不斷髮育和成長,他們辨別氣味好壞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兩歲左右即使聞到臭臭的便便,他們也不會有過多的反應。

但三歲左右,他們能夠將好聞和難聞的東西很好地區分開,直到6歲,寶寶對於氣味的辨別已經接近成年人,甚至也有了自己的獨特偏好。

嗅覺的發育讓孩子有了很多小怪癖

其實嗅覺方面的發育很多父母都完全忽視,他們根本不知道在生活中孩子們會潛移默化的把這方面的成長表現出來。例如:對跟隨自己長大的小包被或者小毛毯特別偏愛,甚至還會摟着睡覺。

這些獨特的小怪癖在父母看來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但對孩子來說他們有小時候的記憶,也有母親身上的味道,因此才難以割捨。

而且父母也會發現,在寶寶剛剛出生不久視力方面還沒有完全發育起來時,孩子就能通過氣味來辨別哪個是自己的母親。

而且當媽媽把他抱在懷裏的時候,孩子也會停止哭鬧,可是換成家裏的其他人就不行,其實這也是嗅覺方面的發育所帶來的行爲和舉動。

讓孩子通過嗅覺刺激獲得安全感,父母該怎麼做?

1、 看護人不去隨意的更換

上面我們已經講到嗅覺發育對孩子的重要性,而且他們也是靠鼻子來建立和家人的安全感以及依戀關係。尤其是孩子的母親,在他們年幼成長階段,千萬不能缺失。

當然看護孩子的親人也不要隨意的去更換,因爲這會導致孩子所熟悉的氣味消失,而且他們還會煩躁不安,有的孩子甚至哭鬧不止。所以想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那麼這一點父母要謹記。

2、 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

想讓孩子的安全感越來越強,父母在養育的過程中還應該提供舒適的生產環境,例如:經常通風,讓室內空氣達到新鮮程度,經常讓孩子聞一聞飯菜的香味感受生活氣息,不守着孩子吸菸,保護他們的敏銳嗅覺等等,這樣孩子才能讓嗅覺發育的更好,也才能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3、 不過多使用空氣清新劑

很多父母喜歡在生活中用一些空氣清新劑來去除室內的異味,其實,這樣並不好,因爲濃烈的氣味不但會限制孩子嗅覺方面的發育,而且還容易讓孩子丟失熟悉的氣味。

因此有的孩子就會不知所措,大聲哭鬧,而即使父母使用某種空氣清新劑,也要挑選氣味不太濃郁的,更不要頻繁更換品牌和氣味,只專注於某一種,儘量保持不變,這樣才能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那麼你有沒有關注到孩子嗅覺方面的發育呢?歡迎分享你的感受,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