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戶

標題:京牌搖號對治理擁堵起到了積極作用,將路網交通指數穩定在8左右

道路擁堵是大多一線城市每天都在發生的情況,並且各城市針對擁堵提出了諸多治理方案,例如上海發行了郊區車牌,以及外地車和本地車的限行政策,而北京目前正在施行的則是搖號+外地車限行+單雙號限行等多項政策,但是飽受爭議的搖號,作用性真的很大嗎?

01搖號對治理擁堵起到了積極作用

要說搖號在治理擁堵方面起到作用並不大,或許也只有用起到了積極作用來形容最爲恰當,搖號雖然很大程度地減緩了機動車數量的增長,但是對於北京道路規劃卻沒有起到一丁點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搖號的作用正在逐漸減弱,並且已經出現了諸多副作用。

單純地用文字來說明可能有些無力,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往年的數據來分析一下,搖號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減弱的。

搖號政策從2011年開始施行,確實很大程度地減緩了機動車數量的增長,但是到2014年搖號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暴增近10倍的搖號人數,很大程度的激起了民怨,而以減緩機動車增長速度來緩解擁堵的作用也逐漸減小。

2015年北京約有561萬輛機動車,路網的擁堵指數最高達9.2,要知道擁堵指數最高也就到10,指數超過8就已經屬於嚴重擁堵範疇,但是從2015年開始路網擁堵指數逐年降低,且在全國擁堵城市中的排名也在逐步降低。

這從近兩年的數據中就能明顯看得出來,最近一期路網擁堵指數報道是在2020年11月9號星期一,路網擁堵指數爲8.2,相對比2015年的9.2足足低了1個點,但是我們卻不能將這份功勞送給搖號,而是要感謝逐步完善的道路規劃以及管理制度。

2015年機動車保有量爲561萬輛,而2020年機動車保有量約在600萬左右,相對比2015年增加了約39萬輛,按理說哪怕減緩了機動車增長,但是機動車總量卻實實在在的增加了,路網擁堵指數能穩定在9.2左右就很可觀了,並不會有所下降。

但是現今路網指數最高也就8.2左右,這就代表着有其他的主力政策或動作起到了直觀作用,近些年北京正在大範圍擴展道路規模,將原本的雙向單行車道擴寬至雙向雙行或多行,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而越加嚴格的外地車限行以及單雙號限行,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反觀搖號,卻只能繼續以減緩機動車增長速度來緩解道路擁堵,可以說搖號的作用並不大,甚至可以說已經到頭了,但是搖號卻不能貿然取消,因爲一旦放開限購,百姓的需求得以釋放,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將會暴增,嚴重影響百姓出行質量。

02搖號算不上“明政”,限制需求不如限制成本

提到需求我們就不得不說飽和度的問題,以上海舉例,根據最新一期數據報道上海常住人口約爲2428.14萬人,機動車保有量約415.8萬輛,雖然人口數量和機動車保有量相差懸殊,但是百姓出行滿意度卻很高,這就足以說明上海的機動車保有量算是飽和狀態。

而反觀北京呢?北京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爲2153.6萬人,機動車保有量約爲600萬輛,這樣的數據相對比上海可以說好很多,但是北京卻仍有400萬搖號大軍有待解決,按理說600萬輛機動車已經超出了飽和的程度,但是由於分配不均勻,導致京牌仍然處於緊缺狀態。

最有意思的是,北京2015年年初常住人口爲2151.6萬人,機動車保有量561萬輛,5年的時間內,常住人口提升了僅2萬人左右,機動車保有量卻提升了40餘萬,反觀搖號人數卻越來越多,京牌越來越緊張,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限制需求的方向是錯誤的。

如果當初就將方向更改爲限制成本,或許道路擁堵問題早已得到解決,百姓需求也不會日積月累,形成當今400萬搖號大軍的盛況,限制成本可以將搖號更改爲拍賣獲得、行駛擁堵區域增收擁堵費、以及適當提高擁有多輛車的稅費等等。

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適當的釋放百姓需求,還能控制增長速度,另一方面還能增加北京稅收,可謂是一舉三得,遠比目前的搖號作用大得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