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報道】市面上SUV品種很多,大都以舒適爲主,強調各種路況下性能表現的,其實並不多。2020年春季上市的雪佛蘭開拓者,是個例外。最近,我連續2次體驗了它的性能,一次是在場地,另一次是在真實的使用環境中。體驗後的感受就仨字:真不錯。

其實,早在去年看到的產品介紹中,就得知它的"三大件"挺棒——2.0T發動機、9速手自一體變速器、智能四驅、全路況駕駛模式。可到了該上市時,恰逢新冠疫情高峯,始終未能親身體驗。直到10月份,纔得到機會。此時,多家媒體已搶先一步,做了許多相關報道。爲了有所差異,我決定來一次自駕遊,在真實的使用環境中,感受這款車的方方面面。

於是,我駕駛着開拓者,沿着清朝皇帝的行進路線,從北京出發,往北去了木蘭圍場。在爲期6天的旅途中,總共行駛1950公里,得到了4個感受——1,性能棒;2,油耗低(全程平均油耗8.2升);3,空間大(後部長度接近2米);4,很舒服(減振效果好、車內噪音低)。

本文只講性能——在木蘭圍場的真實體驗。

在木蘭圍場,我沒有去旅遊攻略中列爲必遊之地的塞罕壩、御道口等地,而是遍訪72圍,尋找清朝皇帝遺留的7塊石碑。這些石碑雖然不是網紅,關注的人很少,但它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是皇帝在木蘭圍場的足跡之所在。不過,在這7塊石碑當中,能夠駕車比較輕鬆抵達的,只有3塊。其餘4塊都需要或多或少走一段爛路,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2塊石碑藏匿較深,前往時,頗爲費力。

下圖是前往"永安莽喀碑"的情景。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石碑在碑亭子村附近。到了村子打探,得知石碑在村子後面的山樑上,大概還有2公里。村民看我開的是汽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行。那是小四輪兒走的路,汽車根本上不去。

開拓者是一款中大型SUV,車身寬大。我根本沒奢望它能沿着小型拖拉機才能爬上去的狹窄土路,上到山頂,只想能走多遠算多遠。

接下來的爬山過程,如果有人在一旁拍照,將會十分精彩。因爲,這條拖拉機走的路,坑坑窪窪,十分狹窄、坡度也比較陡。我是單人單車,只得在相對平緩的地方,下車拍了一張紀念照。平時做測試,有個項目叫"交叉軸",可那是在平地上,這次我遇到的,是爬坡過程中的"交叉軸",難度更大。儘管這輛開拓者是兩驅版,且爲普通胎,但依舊很順暢地爬了上去。

尋找另一座石碑時,已近黃昏。經過碑梁溝,村民告訴我,前面山樑最高處,往左轉再走一段就能看見。可惜,天很快全黑了。眼前是狹窄的砂石路,估計也是以拖拉機爲主。走着走着,路消失了,硬着頭皮繼續摸索,不久,樹林變得很密集,車子無法通行。下車看,樹木和山石在夜色中,顯得很猙獰,林子裏還不時傳來各種很詭異的聲響。我費了半天勁兒,終於把車掉過頭來。此時面對的,是個上坡,由於地面鬆軟,且有許多樹枝,幸好該車的電子限滑性能不錯,才避免陷入困境。

就這樣,在漆黑一片的山林裏,左轉右轉,突然,一座白慘慘的石碑出現在車燈照射範圍裏——終於找到了。

就這樣,我不僅沿着百年前的皇家御路從北京駕車到木蘭圍場,還在72圍中,尋找到了每一處昔日的遺蹟。通過實地體驗,讓我切身感受到開拓者的性能,相當不錯。

剛從木蘭圍場回到北京,就參加了一次場地試駕。

場地試駕雖然不如真實環境有樂趣,但對於感受性能來說,更全面,更直接。在這兒,先聊聊幾句它的動力——開拓者裝備着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74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最大扭矩輸出範圍1500-4000轉/分鐘。

與發動機匹配的,是9速手自一體變速器。這套被稱爲"2T9"的動力組合,具有低扭強、換擋平順、節能省油等特點。整個加速過程顯得輕鬆、痛快、乾脆。在自駕遊的路上,我曾簡單統計了一下,從時速40公里急加速到80公里,不超過4秒;從80公里加速到120公里,約6秒左右。至於0-100公里加速成績,廠家測試9秒。

雪佛蘭品牌之下,分爲雪佛蘭、尚紅、RS三個系列,開拓者的RS系列,均爲四驅。出於節油等原因,它的四驅爲適時四驅,或稱智能四驅。每當有需要時,四驅會自動接通,當然也可以手動選擇。

四驅開啓後,系統會實時監控扭矩需求,並進行每秒100次的自動調整。這裏所說的自動調整,不僅是前軸與後軸的扭矩分配,還包括2個後輪的扭矩分配——在後軸上,裝有2個離合器,能獨立控制2個後輪,實現100:0-0:100的連續扭矩分配。這是個很棒的設計,不僅在越野時有更好的表現,即使日常駕駛,也能發揮作用。比如,在溼滑的彎道處,系統會加大外側車輪的扭矩,降低內側車輪扭矩,從而保障車輛安全過彎。

開拓者的性能——在越野場地、測試場地的體驗。

這次場地體驗的科目是:坡道、涉水路、側坡、炮彈坑、顛簸路面、麻繩路、緊急變線、滑輪組及滑輪組極限拖拽。

前幾年,我曾對20多款四驅SUV進行過爬坡測試,能在坡中停車再起步的,寥寥無幾。這次,開拓者表現得很輕鬆,坡中起步很平穩。在上面那張兩驅/四驅控制旋鈕的圖片裏,您可以看到,該車還有運動、越野兩個模式。爬坡時,陪駕教練建議我選擇越野模式,這個模式可以提升發動機的牽引能力,使爬坡和脫困變得很輕鬆,但我沒用——晚上在木蘭圍場的密林中,尋找石碑的經歷,讓我知道它的能力很棒。眼前這點兒路況,還沒到啓用越野模式的時刻。

至於下坡,它的陡坡緩降功能很實用——以低於30公里的時速駛入坡度大於16.5度的下坡道時,按下HDC按鈕,激活陡坡緩降功能,該功能會對車輛進行制動,駕駛者無需控制油門和剎車,只需把握方向盤即可。

接下來的炮彈坑與顛簸路面,開拓者同樣表現輕鬆。畢竟,它的接近角與離去角分別爲16度和22度,底盤最小離地間隙163毫米,這種爛路難不住它。

難不住只是一方面,還得保證車裏的人比較舒服。實現這一點,主要在於懸架。開拓者的前副車架爲整體式,靠4個緊固點通過橡膠襯套與車身連接,從而提高整車隔振性能和舒適性;後副車架採用最優空腔設計,滿足零件剛度、強度要求的同時,降低簧下質量,提升車輛在顛簸路面行駛時底盤的隔振效果。

在側坡行駛中,體驗的是車身的強度。據介紹,該車採用8橫16縱的車身結構,高強度鋼與超高強度鋼佔比84%,扭轉剛度非常高。

在滑輪組體驗項目中,體驗的是車輛脫困能力——依靠在地面設置的滑輪,讓左前輪與右後輪同時打滑。

在這種狀態下,一般的車,是無法繼續行駛的,車輪只會原地空轉。

可對於開拓者來說,接通四驅,系統監控到打滑現象,便立即將扭矩分配給沒有打滑的車輪,從而保障車輛脫困。

爲了表現開拓者四驅系統的實力,場地裏甚至設計了這樣一個極限畫面——讓一輛開拓者在車輪打滑的狀態下,牽引3輛車,照樣能穩穩起步。

據介紹,即使增加一個滑輪組,讓3個車輪同時打滑,只剩一個車輪有動力,依舊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最後一個項目,是緊急變線。

SUV車身高大,緊急變線不是它的強項,但依靠電子穩定系統,儘可能保證緊急變線時的車身穩定性,也是必須做到的。從下面這組連拍圖,可以看出,開拓者的懸架支撐與電子輔助,較好地保證了車身姿態。

在一定車速下猛打方向,幾乎與自殺沒區別。因爲這一動作極易造成車輛失控。此時,電子穩定控制功能的強與弱,便能顯現出來。如果能力很強,系統可自動向一個或多個車輪施加制動力,保證車輛的行駛穩定性。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開拓者的內功非常不錯,且基本實現了面面俱到。這些功夫,不僅可以越野,提升擁車之後的樂趣,更可以在日常駕駛中,保護車內人員的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