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的老馬來到醫院的時候,醫生一眼就認出了他。其實,老馬已經算是這裏的常客了。14年前,老馬第一次來到這家醫院,那時候接診他的醫生如今已經退休了。當時的診斷結果是冠狀動脈三支病變,其中左冠狀動脈前降支堵塞最嚴重,已經堵了75%。醫生的建議是趕緊做心臟支架術,疏通堵塞的血管。可是,老馬拒絕了。

老馬後來回憶說,當時醫生告訴他,如果不做支架術,可能撐不了幾年,到時候想做也晚了。然而,老馬很固執,沒有聽醫生的勸誡。就這樣,一年、兩年…誰也沒想到,14年過去了,老馬還健康地活着。甚至有人說他越活越年輕了。

老馬憑什麼能活到現在?

醫生第一次聽到老馬訴說10多年前的就診經歷,總覺得不可思議。照他所說,那時候他的冠狀動脈三支全部都堵了,要知道這可是負責心臟供血的主血管,如果真如此的話,很難想象他還能活到現在,而且誰也看不出這是一位曾經被判了死刑的病人。所以,醫生對老馬的印象格外深刻。

事實證明,老馬說的全都是真的。因爲在後來一次複查時,老馬做了冠脈造影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冠狀動脈三支仍存在進展性狹窄病變。只不過,在三支主血管的周圍也生出了龐大的分支系統,有些分支血管足夠強大,甚至超過了主血管。簡單來說,老馬的心臟成功建立了側支循環。所以,在負責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被堵時,側支循環就開始發力,並取而代之,成爲心臟供血供氧的主力。這或許就是老馬能健康地活到現在的主要原因。

拒絕支架後老馬做了什麼?

不得不說,老馬能活到現在,真的是一個奇蹟。雖然對於醫生建議接受支架術的患者,我們不建議像老馬一樣選擇拒絕。但是,從老馬的經歷中,我們也能得出結論:冠心病患者一樣可以長壽,因爲我們的心臟足夠強大。只不過,想要健康地活下去,也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很多患者的病情並沒有像老馬一樣嚴重,可是也都早早喪命。之所以老馬能活下來,其實都是因爲他做對了兩件事。

1. 堅持長期用藥,定期複查

老馬說,他雖然拒絕了醫生要求做支架術的建議,卻乖乖聽醫生的話,一直堅持喫着藥。基礎用藥阿司匹林、他汀,還有抗心絞痛的欣康單硝酸異山梨酯,中成藥複方丹蔘滴丸,這些他都在喫,急救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他也常備着。平時稍微有點心慌、胸悶、胸痛,他就得往醫院跑,生怕錯過救命的機會。就這樣,後來他發現,自己的胸痛發作次數越來越少了,也不經常去醫院了。不過,老馬仍舊堅持每年至少一次複查,主要就是查一下心臟,做心電圖、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等,必要的話還會做冠脈CT、冠脈造影。

或許正是因爲老馬每天都在喫藥,還會定期去複查,所以對自己的病情足夠了解,對自己的心臟狀況足夠自信,也才能安心地生活,活到現在。

2. 好好生活,做一個自律的人

老馬除了喫藥很謹慎外,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很自律的人。當醫生問老馬這些年他做了什麼的時候,直覺告訴他,或許是“運動”救了他。老馬很喜歡運動,尤其喜歡游泳、爬山、旅遊,在和他同齡的人中,很少有人還去參加這麼刺激的運動,也就是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拳,或者只是走走路、散散步。可是,老馬不一樣,他年輕時就喜歡游泳、爬山,退休之後更是經常出去旅遊、爬山,雖然確診冠心病之後,他不會再去很遠的地方,但也從未閒下來過。運動是他的愛好,也是他始終要求自己做的一件事。

除了運動外,老馬對自己的飲食要求也很嚴格。他從來不吸菸不喝酒,喫飯都得自己做纔行,很少去外面喫飯。多喫菜少喫肉,做飯少油少鹽少糖,這些他都記在心裏。每天早晨喝杯牛奶或豆漿,一個雞蛋,再來點麥片,中午是炒菜加饅頭,適當喫些魚肉、雞肉,晚餐以蔬菜爲主,主食可能是紅薯。喜歡喝粥的他,午餐晚餐都要來一碗五穀雜糧粥。這差不多就是老馬的一日三餐。

每天堅持鍛鍊,一個好的飲食習慣,一個好的心態,再加上他一直都在規律用藥。這是老馬長壽的祕訣。當然,這些好的習慣對於側支循環的建立肯定也是有幫助的。也正因如此,老馬才能堅持到側支循環建立的這一天,好好的活到現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