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油氣田企業而言,隨着油價持續低迷,數字化轉型成爲應對低油價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天津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爲提質增效添加“智能引擎”,助力油田公司實現全年目標圓滿完成。

按照集團公司提出的“要緊緊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努力推動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要求,充分認識到數字化技術已成爲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和重要引擎,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是老油田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信息化+科技創新”等手段,聚焦油氣勘探開發生產,不斷開拓信息化新技術、新業務,正式啓動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建設工作,爲油田公司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添加“智能引擎”。

模式再升級

數字化地面“智能換代”

按照“單井—管線—站庫”一體化管理模式,在採油二廠建成地面數字化的“王徐莊模式”,在此基礎上,今年開啓了“港西+王徐莊模式 2.0”建設。目前已完成王徐莊油田77口油井的自動化升級改造。運用新興物聯網技術在井叢場應用,完成了港西油田1號井叢場數字化建設,並啓動港西2號井叢場智能化建設。信息中心自主研發出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全盛”油水井數字化系列產品,發揮出了“殺手鐧”的作用,初步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低成本應用。通過單個RTU控制櫃可以集中監測28口油井的全類型生產數據,大幅壓縮了RTU、控制櫃、光纖等設備和輔助施工,經濟效益成倍提升。

功能再提升

數字化現場“智能指揮”

全面推廣工業視頻監控項目,推進生產現場智能化。開展油氣井視頻監控建設,爲油氣井生產現場管理提供先進手段,提供可視的環境監測措施。推進重點井作業現場遠程決策指揮系統建設,利用物聯網、移動應用、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數字化技術,實現對鑽井、修井等施工作業的遠程實時監控、跟蹤與展示、前後方協同研究、指揮與決策分析。加快推進無人機在相關業務領域的落地應用,通過無人機對管道和重點生產區域進行日常巡檢,提升巡檢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推進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建設,實現公司生產運行過程全面監控、科學調度、應急指揮,構建生產主導、多專業協同、多部門響應的大生產智能管控模式。通過爲生產現場安裝“天眼”,讓管理和技術人員能將現場盡收眼底,實現“運籌帷幄之中,‘管控’千里之外”。

管理再創新

數字化辦公“智能優化”

在疫情防控和提質增效的雙重挑戰下,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數字化辦公新模式,利用業務流程建模技術,構建可視化生產經營管理流程平臺,實現組織機構、業務流程、管理節點與業務應用系統同步更新,構建起業務流程再造和管控新模式。利用移動應用和系統集成技術,全面構建起高效敏捷的掌上辦公模式,大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效率。積極推廣桌面視頻會議,上半年,累計開通桌面視頻會議系統賬號1500餘個,支撐油田公司及各單位線上會議3968次、與會40562人次,開啓了油田公司會議組織新模式。

同時,信息中心圍繞提質增效目標,推動經營管理數字化全面拓展,結合公司經營管理實際,信息中心開發建設了生產經營一體化平臺、合同審查智能輔助、無現金報銷等信息系統。全面推廣移動應用、綜合辦公、港信通等信息系統,爲提高油田公司辦公效率、問題協調督辦、營造輿論氛圍等需求提供信息化支撐。

基礎再夯實

數字化資源“智能管控”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公司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不斷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環境建設達到新水平。建成綠色雲計算數據中心,取消了二級機房,實現了數據集中、軟件集中、硬件集中、成果集中及共享應用。構建大港油區“一張”局域網,網絡覆蓋所有基層班站。

組建了大港油田網絡安全運行中心,初步建成了可管、可控、可溯的網絡安全機制。圓滿完成了公司網絡安全攻防實戰演練、“兩會”等重點時段的防控工作,召開信息安全例會4期,發佈安全風險預警12例,處置各類網絡安全事件152例,阻斷疑似攻擊行爲300餘次,重保期間分析網絡安全告警事件14萬餘條,網絡安全監測分析能力大幅提升。牢固的信息資源基礎建設,爲油田公司提質增效提供網絡保障、數據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袁斐 陳雨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