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度丨快遞價格戰”拐點何時到來?中通第三季度淨利潤略降

11月19日,實現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通快遞在盤前發佈第三季度業績報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儘管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業務量的雙增長,但因行業“價格戰”的負面影響,中通快遞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有所下滑。

在疫情的催化之下,今年快遞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這一點在快遞價格方面的表現尤其明顯。然而,“價格戰”的負面影響在10月份幾乎未見減弱——A股四大快遞上市公司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申通快遞11月18日晚間發佈的經營公告顯示,各家快遞公司該月單票收入依然同比較大幅度下降。

“價格戰”拐點何時到來?在業績交流會上,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表示,這個時間點不會等太久。

中通第三季度增量不增利

盤前公佈第三季度業績後,中通快遞港股股價開盤後一度跌逾7%。截至發稿時,中通快遞港股總市值超過2000億港元。

市場所擔憂的依然是該公司在“價格戰”之下,短期盈利承壓。

第三季度業績顯示,中通快遞實現營業收入66.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6.1%;實現淨利潤12.1億元,同比下滑7.4%。在第三季度,該公司“以價換量”的策略見效:報告期內,中通快遞業務量爲46.2億件,較去年同期增長51.2%;市場佔有率爲20.8%,較去年同期擴大1.9個百分點。環比第二季度,中通快遞的業務量略微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雙十一期間(11月1日至11月11日),中通快遞累計業務量超過7.6億件,穩居“通達系”快遞公司首位。

行業價格競爭激烈,是今年國內快遞行業自疫情得到控制以來的主要特徵。一位快遞行業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隨着行業產能供給充足,價格競爭加劇,龍頭快遞公司紛紛將市場份額的提升視作當前最重要的目標。

在賴梅松看來,快遞網絡結構分爲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是快遞公司種補轉運能力的支持和效率優勢,另一個是收派件的優勢,這兩個部分均與產能密切相關。而中通快遞的產能今年以來不斷擴大。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攬件/派件網點數量約爲3萬個,直接網絡合作數量超過5150名。在基礎設施方面,中通快遞第三季度幹線車輛數量增加至1.01萬輛,分揀中心間幹線運輸路線3400條,分揀中心數量達到91個。

激烈的行業競爭致使中通快遞也沒能跳過單票收入下滑的境地。參照該公司公佈的經營數據,中通快遞第三季度單票收入爲1.33元(不含跨境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8.4%。不過,環比第二季度,在同一口徑之下,中通快遞的單票收入價格增加0.04元。“據我觀察,目前中通快遞隨着產能持續投入,其價格策略也正在轉向積極。”前述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受期內持續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中通的調整後淨利潤爲人民幣12.1億元,同比下降8.2%,單票價格同比下降18.4%。”中通快遞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認爲,該公司單票價格降幅已經在同業中處於最低。根據顏惠萍的介紹,目前中通快遞還將處理加速提升業務量、獲取市場份額。這也意味着,該公司將業務量優先的策略貫穿全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帶,在公佈第三季度業績時,中通快遞重申了第二季度公佈的全年業績指引: 預測2020年調整後淨利潤在48億元至52億元的區間,對應同比下降1.7%至9.3%。在業務量上,該公司預測全年區間爲162億件至170億件,同比增長33.7%至40.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測算,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已經實現業務量115.9億件。即在第四季度,該公司需完成46.1億件至54.1億件包裹,刷新今年單季度業務量的新高。

“價格戰”拐點何時到來?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快遞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龍頭企業的分化已經顯現。

“今年頭部企業市場份額也在分化,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不可能均勻,未來一定會誕生市場份額30%甚至30%以上的快遞企業。”在業績交流會上,賴梅松重申了這一觀點。

今年9月16日,正值中通快遞啓動回港二次上市招股程序的前夕,作爲公司董事長,賴梅松在一場客戶答謝活動上發表了國內快遞行業將會遵循馬太效應、份額愈發集中的看法。事實上,2020年正成爲快遞行業競爭格局變化的分水嶺——過去十多年,頭部快遞企業享受了一波行業集中度提升的紅利,淘汰了二、三線快遞公司。但如今,戰火蔓延至頭部企業之間,“寡頭之戰”已經打響。

但在這一長期趨勢下,“價格戰”勢必加劇包括龍頭快遞企業在內的發展分化。從最新公佈的10月份快遞企業經營數據上看,這一現象已經顯現。

根據A股四大快遞上市公司11月18日晚間發佈的經營公告,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申通快遞10月份快遞業務收入和業務量均實現上漲。其中,順豐控股實現收入120.56億元,收入漲幅最高;韻達股份完成業務量14.17億票,業務量增幅最大。值得注意的是,“通達系”業務量增速繼續維持分化特徵,韻達股份件量增速連續實現超過60%,而申通快速業務量增速雖然回升,但與其他“通達系”同行差距較大。

另一個分化體現在單票收入方面。雖然四家快遞公司10月份單票收入價格同比仍然較大幅度下滑,但環比來看,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單價環比改善,圓通速遞單價則環比下降。“這或許跟各家快遞公司價格策略調整有關係。”前述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但從同比降幅上看,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在10月份未見鬆動。

不過,業內樂見價格戰趨緩。

“快遞價格與市場環境,即每家快遞公司的產能和市場投放的體量有關。”賴梅松認爲,隨着快遞企業分化的進展,“價格戰”會趨緩乃至出現拐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價格戰”短期難以發展根本性轉變的情況下,國泰君安交運研究團隊指出,投資者應降低短期盈利預期,重點關注市場份額的變化。

那麼,拐點何時到來?賴梅松對此認爲,這仍將取決於龍頭企業產能的市場投入,但“這個時間點不會等太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