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鮁視新聞

老舊小區改造是居民共同的心聲和期盼。鮁魚圈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爲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瞄準老舊小區“痛點”,精準“開方”,使老舊小區功能不斷提升,居住條件不斷改善,讓居民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不買房不搬家,老房轉眼變新房。這是居住鮁魚圈市政小區居民的新感受。最近,他們居住多年的小區有了大變樣:多年鏽蝕漏水的供水管道換成了新的,居民樓重新粉刷,安裝了路燈,重新鋪設了路面,小區內秩序井然,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鮁魚圈市政小區居民 佟淑敏:原來破舊不堪的小區,現在感覺改變了,像是新建的樓房似的,完工之後給我們簡單試電的時候,老百姓都有一種過年的氣氛。

鮁魚圈市政小區居民 王敏:乾淨了,最起碼整齊,小區建設的也好。

鮁魚圈市政小區居民 梁濤:通過改造之後,做了外牆保溫,我們家可以達到二十六七度,小區老百姓都說溫度上來了。

鮁魚圈市政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最具代表性的老舊小區之一,生活環境差,佔道經營嚴重,道路擁擠不堪,成爲困擾居民多年的煩心事,羣衆一直期待小區能夠得到改造。

2020年5月,鮁魚圈區全面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對閩江小區、市政小區、向陽花園小區、泰山小區、印染廠小區5個小區,進行房屋主體、紅線內和紅線外市政基礎設施等三個標段的全面改造。

百姓的需求就是黨和政府努力的方向。爲使老舊小區改造順利開展,在改造前,鮁魚圈區通過實地調研、社區走訪等多種方式,徵求居民的訴求和建議;爲進一步增大小區公共空間,除了對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改造,還集中清除私搭亂建,實現了“小並大”。同時,在改造過程中,鮁魚圈始終注重“羣衆意見”,聽民意、察民生、集民智,努力做到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讓羣衆說了算”。

鮁魚圈區海星辦事處閩江社區黨支部書記 項陽:我們社區涉及三個改造小區,其中有兩個改造小區是兩種顏色。當時挑選牆體顏色的時候,咱們社區協調施工方和住建局到現場辦公,按照老百姓的意願,咱們最後定的是這個顏色。

據瞭解,鮁魚圈區老舊小區改造總建築面積約爲 17.95萬平方米,總投資5744萬元,共涉及5個小區,39棟住宅樓惠及1910戶居民。

舊小區改造項目負責人 劉日增:鮁魚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總工程量的95%,現處在收尾的過程,外牆塗料,屋面防水,包括雨水污水井改造,還有道路的鋪裝,小區的硬覆蓋基本收尾,原計劃12月底完成改造項目,我們通過精心施工、加快速度,在11月底就能完成工期規劃,能提前一個月。

隨着鮁魚圈區老舊小區改造步伐的加緊推進,更多居民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提升。

鮁魚圈區熊嶽鎮印染廠小區居民 李豔嬌:現在是舊貌換新顏,大樓穿上新的衣服,大夥的心中都特別的高興,生活在這樣環境裏,相當的幸福了。

鮁魚圈區熊嶽鎮印染廠小區居民 王秋玲:從小區改造以來,路也好了,道也寬了,房子也新了,最好的是屋裏也暖和了,咱們這些老人出來坐着也覺得心情亮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