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韋航

隨着80後、90後逐漸成爲社會主流,適度超前消費成爲普遍接受的觀念。

消費金融市場進入發展時期。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2019年調整後人均信用卡持卡數爲1.76張,信用類產品客羣覆蓋比市場預期更爲充分,預計2030年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高達66萬億元。

在此情況下,風險控制、金融監管、場景決定未來市場競爭格局,對於“場景消費”而言,這並非一個新詞,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人提出“場景消費”的概念。

簡單來說,場景消費是人們通過看、聽與自己想象中的場景相吻合,滿足自己感受整個場景氛圍的心理需求,從而引發的消費行爲。在這種消費中,物品的功能、人對物品功能的印象和情感等都可以成爲消費對象。

隨着場景化的消費模式逐漸走上歷史舞臺,隨之配套的場景金融也應運而生。

對於場景金融來說,如何適應場景消費的發展,是一個一直貫穿的問題。

作爲一家全場景融合發展的金融科技集團,蘇寧金融利用金融的力量,在這背後扮演着“助推器”的角色,其核心任務就是要“打穿”場景化難題,將金融服務嵌入到各大場景中。

在剛剛結束的蘇寧金融雙十一中,其24小時戰報顯示,11月11日0:00-24:00,消費貸交易量6.8億元,財富管理交易量15.5億元,蘇寧支付交易量45億元,新增綁卡會員3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蘇寧金融成功的背後,離不開服務的升級和場景金融的加持。

關注消費者需求,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安定生活。

各行各業普遍延長假期,普通民衆也宅家閉門不出,毫無疑問,本該創造業績的黃金時期經濟十分慘淡,尤其是餐飲、旅遊等消費行業可謂遭受重創。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在積極自救,大危機中常常孕育着大機遇,在金融服務也一直不打烊。

對於金融企業來說,幫助金融消費者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識和技能,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守護好自身的錢袋子,是不可忽視的責任。

對於消費者來說,在黑天鵝之下,更需要及時便捷的金融服務,也是一個吸引消費者黏性的方式。

面對突發疫情,2月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在金融服務方面,蘇寧金融也提供了優惠的政策。面向全國10萬家小微商戶提供100億專項低息貸款資金,並於618期間推出品類免息及最低6.18折等不同程度的貸款利率優惠政策。

在疫情期間,蘇寧金融連日來多措並舉,通過保障金融服務順暢、開闢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強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

隨着經濟的回暖,618到818,再到今年的雙十一,消費的潛力又重新歸來,蘇寧金融更是將服務升級,提供任性付24期免息、支付立減+銀聯商戶5折購等優惠舉措。

其中此次雙十一,任性付提出打造“免息嘉年華”,針對蘇寧購物生態,聯合20餘家國內主流銀行,自營商品3期免息起、全場最高24期免息,免息補貼無上限。

這一切背後是服務數字化的結果,金融服務無處不在,蘇寧金融服務全部實現數字化。

同時,蘇寧金融打造了金融服務數據湖,綜合各類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不斷積累數據資產,豐富數據標籤、指標、畫像,實現對客服務的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

這些都在證明,可以看出蘇寧金融將產品精確觸達客戶,提供更加貼心、優質的服務。

場景金融,全面升級

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由於貼近普通人的消費場景,這個市場也引來巨頭的注意。

在大數據時代,兵家必爭之地必然引起硝煙和戰火。

其中出行領域在與移動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結合之下,出現了共享出行這個概念,也逐漸成爲人們日常出行時的首選。

無論是摩拜還是哈羅單車,都瞄準了這一個巨量的流量入口。

而在蘇寧金融的措施中,更引人注目的是,蘇寧金融APP悄然上線了南京地鐵免費坐的措施。

以南京地鐵爲例,數據顯示,2019年,南京地鐵年客運量12.78億人次,年日均客運量350萬人次。

今年雙十一(11月1日-11日)期間,南京地鐵單日客流均超250萬人次,11月6日達329.2萬次,是疫情後全網再度突破300萬。

截至目前,南京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有10條,線路總長378千米,車站總數174座。

現在早晚都刷蘇寧金融APP坐地鐵,省了一小筆錢,在蘇寧金融的大本營南京,市民表示坐地鐵免費,優惠力度空前。

同時,蘇寧支付在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徐州、鎮江、鹽城、泰州、連雲港同步開展最低1分錢乘車活動。

雙十一期間,蘇寧支付還推出新老用戶過江蘇高速掃碼支付立減5元優惠,每人每月可享受6次立減,最高可省30元。

場景化消費必須要讓消費者能更順其自然的接受,場景是動態變化的,蘇寧金融匹配的金融服務也需要具備靈活性,需要適應市場的變化。

從滿足溫飽到享受,再從享受到健康,量和質的同步增長是中國人民消費的最新發展趨勢。消費升級會帶來更多全新的消費場景,這些新場景往往附加值高,對年輕人羣充滿吸引力,與年輕羣體的支付能力形成缺口,爲消費金融提供滲透空間。

同時,蘇寧金融還在爲大衆提供真實惠,落實普惠金融服務。而這背後均有先進技術加持,保障極致體驗。

不僅是出行,比如銀聯商戶5折購,蘇寧金融也能給消費者更多的場景消費體驗。

通過場景獲客,蘇寧金融對客戶設置標籤、進行分組、畫像分析,對每個細分人羣精準定價,提供差異化的消費金融服務,這無疑擴大消費金融的服務延展。

從蘇寧金融的發展上可以看出,一個動態的商業環境,未來的場景金融會走向垂直化、細分化的方向。蘇寧金融已經不是從金融角度去看場景,而是站在場景角度去看金融。

從廣度到高度,蘇寧金融擁抱未來

金融業的發展本身就是一部技術的創新史。基於交易的頻繁性和信息的密集性,金融與信息技術之間有着天然的高度融合性,在科技創新應用方面,金融機構是積極推動者,也是直接受益者。

科技使金融更簡單。過去,普惠金融服務往往伴隨着風險高、收益相對低的“痛點”。技術進步大大降低了放貸成本,同時讓風控更有效,逐步解決了這些痛點。

蘇寧金融正圍繞“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目標,正在讓科技使金融更簡單成爲現實。

廣度上來說,蘇寧金融擁抱普惠金融,擁抱最廣大的用戶羣體。

11月12日,蘇寧金融對外宣佈,截至11月11日,蘇寧支付會員綁卡量突破1億,實現里程碑式跨越,成功躋身“億級”超體量平臺。

高度上來說,通過場景升級,蘇寧金融培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在剛剛過去的今年雙十一期間,用蘇寧金融APP,南京地鐵免費坐,且天天免、全程免、整月免,在一系列優惠和權益的疊加下,蘇寧金融“虹吸效應”明顯,發展穩健,交易量持續走高,支付會員綁卡數成功突破1億。

這個雙十一,爲專注好服務,蘇寧金融打造的“千言”智能客服機器人已接入微信公衆號、PC網站、APP、HTML5 網頁等,利用知識圖譜、深度學習等AI技術,可提供無人值守的24小時客服諮詢服務,有效解答85%以上的用戶重複性諮詢。

“左手場景,右手服務”讓蘇寧金融成功躋身國內金融科技獨角獸之列。放眼未來,金融與科技的乘法效應,必將使蘇寧金融飛得更高,實現科技的創新、技術的升級。

通過開創性意義的創新功能,蘇寧金融在普惠金融時代的金融服務,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