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很多人心中,法律是一個非常晦澀難懂的科目,能夠讀法學的人一定相當厲害,並且讀法一定有一段非常痛苦的過程。

今天我們不談法律,我們談一談《黑色燈塔》這部關於普法的電視劇,作爲中國首部普及法律的電視劇,幾乎採用了紀實的手法,講述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真實案例。

我們可以不去看這部枯燥的法律劇,忽略其枯燥的法律知識,也許記個一兩天我們又會忘記,我們也可以不去關注裏面主角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但是我們必須要關注其中的一個案子,關於“老年人保健品詐騙案”。

發現貓膩、冷靜應對

女主角喬雅因爲搬家來到房東的家裏,卻發現房東家裏赫然擺着一堆又一堆的保健品,喬雅第一時間就發覺了不對勁,並沒有戳破可能存在的隱患,而是向一無所知的房東套出這些保健品背後的祕密。

房東所瞭解到的保健品可以“強身健體、包治百病”,並且對方每個月都會來家裏給他們上門體檢,業務員被他們親切地稱呼爲大侄子,噓寒問暖,好不熱情。

房東每一次去參加所謂的健康講座,都會花掉將近1萬元,可是他卻依然感到不滿足,“有些人花的比我還多了,喫得多身體越健康,不是嗎”?

看來被洗腦的不輕。

喬雅一聽就知道這背後一定藏有貓膩,而這保健品也斷斷不能喫,爲了找到對方的頭目所在,喬雅佯裝想要給父母買生日禮物,要求房東下次有健康講座一定要帶她去。

一週一次的健康講座很快就來了,可是讓喬雅沒有想到,對方居然用大巴車將老人拉到一個固定的場所聽健康講座,而且遠離市區,一開就一兩個小時。

並且在衆多老人的隊伍中,年輕的喬雅實在是太過顯眼,很快就引起了對方的注意,可是喬雅卻裝傻充嫩,貌似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對方的頭目甚至給了喬雅一張超級VIP,爲了不引起對方的懷疑,喬雅花了幾千元。

毫無破綻的行騙流程

這個龐大的販賣公司,有着一套行雲流水的工作流程,只有當這些老人快要到達目的地時,在確保周邊環境沒有異常的情況下,他們纔會佈置會場,將所謂的保健品擺出來。

在一開始,他們並不會直接販賣商品,由總裁先向大家表示問候,用女兒的身份和大家拉近關係,在老人沒有花一分錢的情況下,就送他們一套“養生茶壺”。

接着邀請一位所謂“知名的養生專家”,給大家普及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識,比如失眠的危害,引起這些老人的重視。

在這個時候他們又會打出一張親情牌,表示子女的壓力很大,不僅有房貸,還有城市的壓力,每一個老人聽了這番話都深有感觸。

接下來向他們推銷相關的保健品,並且告訴他們,作爲老人不給孩子添負擔,就是最好的幫忙了,孩子沒有辦法行孝,我們替你們的孩子行孝,替他們爲你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每一個老人都聽得熱淚盈眶,感慨萬分,這樣的邏輯聽起來毫無破綻,掏錢的時候也毫不心疼。

並且每個月上門給老人做的體檢,其實都是針對性地向老人都說藥品,比如體檢報告中說某一項有問題,那麼就會告訴他喫這個管用,讓老人主動掏腰包。

這一套層層遞進的忽悠手法,對於空虛的老人來說非常有效,他們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空餘生活,還知道了老人健康方面的知識,再喫一些所謂的神藥,鞏固自己的身體,以保家庭後方。

一網打盡、一個都別跑

可是這些老人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道理沒有錯,可是他們是誰?生產出的藥真的那麼管用嗎?

但是由於子女不在身旁,他們無人可以請教,爲了不過多的打擾子女,他們那麼被這些所謂的侄子、女兒忽悠得團團轉。

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喬雅一開始準備帶着警察將這個詐騙集團一鍋端,並且將真相告訴這些老大爺阿姨們。

可是這個詐騙集團卻背地裏跟着喬雅,喬雅知道自己已經暴露,不能再第2次進入會場,於是將房東的兒子緊急召回,告訴他事情的真相,再說服房東,讓房東充當線人。

可是沒有想到,即使喬雅第2次沒有出現,對方依然十分警覺,這一次他居然沒收了這些老人的手機,讓他們無法通知警方。

普及一下:由於開健康講座的地點並不固定,所以他們無法確定這次的地點在哪裏,必須要有線人。

房東在手機被沒收之前,發了一條隱藏的信息“某某保健品,真好啊”。

警察和喬雅第一時間感到不對勁,於是趕忙派出一個人打探情況,在對方逃跑之前,將對方成功抓捕。

這次行動是勝利的,受騙的老人有一兩千人之多,詐騙的金額更是不敢想象。

老人爲何會屢屢被騙?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聽聽著名作家劉慶曾經說過一段關於老人的話:一位80歲的老人問一個年輕小夥:退休金我能不能領到100歲?

小夥斬釘截鐵地告訴他,當然可以呀。

可是80歲的老人卻依舊有些不自信地反問:我,真的可以嗎?

這個小夥不是他的家人,但是和他有着非常親密的關係,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推銷保健品的業務員。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最關心一個問題:長壽。

正是因爲這樣的心理,讓很多不法商人抓到了漏洞,拿捏住了老人的心理,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騙了他們的錢。

千萬不要說這些老人無知,就連明星的父母也都有可能被騙,袁弘和張歆藝曾經就發現他們的爸爸買了保健品。

當時正在錄節目,張歆藝的爸爸面對鏡頭還有一些心虛,可是袁弘就一眼識破了,但是他的做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並沒有責怪父親,反而告訴他這就是騙子,錢可以幫你要回來,但是以後要買東西一定要和我們商量。

關注“空巢老人”

很多人認爲老人被騙,其實是因爲老人太愚昧了,越大腦子越糊塗了,一味地只想長壽。

但是其實你們錯了,每一個老人在年輕時所經受的苦難,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無法理解的,他們歸根究底的原因,只是在尋求一個安慰和信念。

但是當家中的孩子都不在身邊,他們無處尋找,於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們”就來了。

在劇中,喬雅指責房東的兒子,多年不回家看看父親,可是喬雅自己卻不瞭解母親的身體狀況,平時也不住在一塊,對於母親的狀態都來自母親的話,可是父母跟外出在外的子女一樣:報喜不報憂。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指責旁人時,不妨看看自己,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犯了同樣的錯啊。

劇中房東的兒子最終決定回到葭南市工作生活,可是喬雅還不知道,母親正經歷一場急性膽囊炎的手術。

孝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

如果我們能夠給父母帶來真正的安慰和信念,父母就不會從其他地方去尋找,並且孝道這件事情,如果不是慈善,哪有什麼“替人行孝”?

每一個年輕人在努力奮鬥拼搏事業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努力奮鬥拼搏爲的是什麼?

過多的金錢真的會給你帶來幸福嗎?

爲此不惜犧牲了和家人相聚的時光以及父母的陪伴,真的值得嗎?

寫在最後:樊登曾經說到保健品這件事,總結了五個字“安慰劑效應”,身爲子女,這個安慰應該是我們給父母的。

而父母也應該相信自己的兒女,不要聽信他人,就像小時候父母經常對子女說的那句話: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你好。

換言之,父母老了,子女長大成人之後,子女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爲了你們好呀!

每一個被騙的老人背後,都有一顆空虛的心,但願隨着經濟的發展,有更多人關注“空巢老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