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11月19日晚間消息,在今日的亞布力年會“互聯網論壇”環節,在新浪高級副總裁鄧慶旭的主持下,亞信聯合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噹噹網執行董事俞渝,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就“互聯網下一個20年”爲主題進行對話。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過去20年互聯網的發展,就是在中國創造了公平發展的機會。他舉例稱,早期創業融資時,創業者必須要有美國名校的學位,而現在不需要有名校的學位,甚至有些創業者只需要高中畢業。“像現在做汽車的,有人高中都沒畢業,有沒有學位也沒關係,是不是美國名校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抓住機會,能夠說服投資人,能夠最終贏得市場。”

對於互聯網企業也是如此。他表示,第一批搜狐、新浪、網易上市之後,第二批就是騰訊阿里巴巴崛起,當大家覺得沒人能夠撼動阿里巴巴時,後來又產生了字節跳動、美團拼多多。當我們看到不斷的後起之秀能夠挑戰現在這些巨無霸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有希望,否則這些創新會被扼殺掉。

回到愛康集團所在的互聯網醫療行業,張黎剛認爲,互聯網醫療的價值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

一是將線上與線下醫療結合,醫療服務的使用者不會在乎線上、線下,在乎的是最好的服務,誰能將兩者結合起來,誰就是真正的贏者。

二是AI、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中國是280萬醫生服務14億人口,並且280萬醫生中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比例只有15%,85%的學生都是本科及以下學位。同時中國最好的醫生都在三甲醫院,要想服務好14億人口,只能想盡辦法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複製這些醫生的專業水平。

他認爲,中國在醫療服務上有太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在基層。誰能夠把這種技術應用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通過AI的方式做到全國,就能改變中國整個醫療的格局。

不過他也強調,人工智能大數據無處不在,也存在着隱私風險。他舉例稱,自己有次在大理出差,酒店要拍臉,不同意就無法入住。“後來我就投降了,如果你想住好的酒店,你不把臉留給人家住不了。”

張黎剛認爲,現在也到了爲AI和大數據立法的階段,需要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以防止數據被濫用。(張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