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常州市反詐騙中心統計,在11月13日接報的詐騙案件中,刷單、投資、貸款這三類詐騙案件高發,請市民提高警惕,注意防範。

01刷單詐騙:廣告推廣詐騙

典型案例

8月15日,王女士通過微信好友推薦,進入"道生一"平臺的微信羣,其按對方推薦下載APP。後來,其被拉進了"曰訊"的刷單羣,其看到可以賺錢佣金,便添加了 "陽光男孩"商家的微信做刷單任務,對方向其分享了另一個商家"華爲商家~小沁"做單。其按照對方指示登錄了商家的華爲商城賬號,後通過其的支付寶花唄支付了17776元。支付后王女士覺得有問題,對方推給其另一售後微信,對方讓其打開支付寶,點擊 "借唄"借款23000元到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里,再用網上銀行轉賬到對方指定的收款賬戶22999元。對方稱幫其申請華爲商城退款,並且讓其把轉賬記錄刪除了。支付成功後,對方稱將在24小時內退款。但是錢沒有按期到賬,其感覺被騙,遂報警,共計損失40775元。

【警方提示】網絡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的行爲,任何要求墊資的網絡刷單都是詐騙,遇到“刷單”、“刷信譽”、“刷信用”的網絡兼職廣告時要提高警惕。不要有“貪圖小便宜”“輕輕鬆鬆賺大錢”的心理,不要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

02投資詐騙

典型案例

11月2日,李女士接到推薦炒股的電話,加對方微信聯繫後被拉入微信炒股羣,由老師在直播間上課,後老師稱現在股市不景氣帶他們博彩賺錢,李女士看到羣友發的賺錢截圖受到誘惑,李女士遂點鏈接下載“一定牛”APP,對方多次以翻本爲由誘導李女士,李女士通過網銀陸續轉賬給對方銀行卡,後又稱有充值送彩金的活動參與能加倍盈利,現資金均虧損,期間盈利並提現過1萬元。共計損失125萬餘元。

【警方提示】投資理財請選擇正規機構,切不可輕易相信來自羣聊等小道消息鼓吹的所謂的高收益,不要在非正規的網站、軟件等處進行投資理財等網上交易。對高額收益的投資要保持警醒。一旦發現被騙,應立即報案。

03貸款詐騙:短信認證詐騙

典型案例

11月11日,陳先生用手機刷“QQ看點”,點擊了貸款小廣告,然後添加了小廣告的客服QQ,對方讓其在微信上將其姓名、電話、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發給他,稱幫其查額度,後以信用額度不夠,需要充錢到卡上爲理由,讓陳先生提供手機上收到的驗證碼,乘機劃撥陳先生存在卡里的6000元,陳先生被騙後報警。

【警方提示】不要輕易相信網絡平臺、社交媒體上發佈的廣告及營銷。如需辦理貸款,請選擇銀行等正規的貸款渠道和平臺。不要向他人及不明網站、APP提供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尤其是銀行卡密碼,動態驗證碼等支付密碼。放款前收取各種費用,100%都是詐騙。

來源:平安常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