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的领先到2-2被扳平,尤其在补时最后时刻送出点球,本赛季仅仅执教了几场比赛就连续出现低级错误,这让武汉卓尔的整个教练组被送上风口浪尖,教练组组长马永康的错误用人和错误思路,让球迷非常失望。

绿城全场比赛确实踢出了气势和进取心,没有提前放弃,并最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客观地说,整场他们不管是开局布阵还是临场换人,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处,能够逼平对手,其实全靠着武汉方面的自乱阵脚。

那么,马永康到底犯了哪些错误?又怎么一步步让比赛的天平出现了倾斜?绿城下一回合还能重复这些奇迹吗?1、武汉卓尔开局的疑问:埃弗拉浪费太多体能,作用却不明显

本场对决,看似双方各踢了半场好球,其实双方从开局就犯下了很多失误,只能说,运气的天平在上下半场分别站在了不同的一方。

比如在开局,很多网站的阵型图给了武汉一个4-3-3的排布,甚至把周通放在了中锋位置上,这种布置是错误的。

武汉开局踢得是一个4-4-2,巴普蒂斯唐担任突前中锋,周通担任二前锋,埃弗拉踢的是左边前卫,特别注意是边前卫而不是边锋,他开场需要不断回撤协助左边路的防守,这就是武汉教练组的第一个决策失误——

让埃弗拉这种队内最强点踢边前卫,开局就把很多体能浪费在防守和反复奔跑中,这是为什么呢?

周通踢二前锋的做法本身没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参考了李铁去年的经典之战。李铁去年执教武汉时1-0战胜恒大的比赛,排出了4-1-3-2的阵型,周通担任了二前锋的角色,埋伏在埃弗拉的身后,在反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的武汉是纯粹的防守反击,前场需要速度,而且没有外援可用,属于无奈之举;如今对阵绿城,球队到底是想阵地进攻还是反击?让人看不懂思路。

好在,上半场的马永康还比较清醒,在意外的获得领先之后,上半场最后十几分钟,他调整了球员站位,周通站到了左前卫的位置上协助防守,埃弗拉和巴普蒂斯唐突前,再加上前插上抢比较积极的李行,球队能力最强的几个人一起参与反击,最终制造了第二个进球。

这时的武汉可以说看起来很好了。2、绿城布阵的失误:三中场防守过于薄弱,险被打爆

相比武汉卓尔开局的问题主要是自废武功,防守尚可;绿城的5-3-2阵型则是又想进攻、又想防守,想要的太多,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姚均晟+程进+龙威的中场三人组,论组织和创造力或许可以期待一下,但是拦截和逼抢能力实在不够称职。

上半场绿城的第一个丢球就是最好的证明。

绿城的防守体系已经在尽力了,双人包夹埃弗拉,对方全靠个人能力传出一脚没有力量的倒三角传球;3名后卫阻挡在巴普蒂斯唐的身前,西班牙前锋也没什么能力,只能回传李行;问题是,此时姚均晟和程进两个人都站在李行身边,不管是对位关系还是防守位置,他们俩都需要起码有一个人盯防李行,毕竟这位李铁的爱将一直有一脚远射能力,从去年到今年都是武汉的杀手锏。

结果,姚均晟和程进的防守意识都不够,移动也慢了半拍,让对手爆射得手。

丢球之后,绿城的5-3-2依然问题很多,3个中场和2个前锋上抢的力度很大,但5后卫又拖在后面,造成了距离过大的脱节;尤其在30分钟之后,绿城的两个边后卫也开始不断前插,只剩下3个中后卫孤单地站在后面,3个后卫既没有速度,也缺少一对一防守的能力。最终丢掉了第2球。

那时的绿城已经非常危险,而他们半场结束并没有换人,谁知道武汉出现了自乱阵脚。3、武汉换人越换越乱,防线思路不统一

或许是2-0的领先优势让球员开始松懈,或许是主教练中场休息没有表达出明确的观点,总之,武汉卓尔下半场开局的苗头就不太对,而在廖均健受伤之后,老将艾志波突然出场更是没有带给全队统一的思路,这就是武汉教练组本场的第二个决策失误。

比如在丢球之前的绿城进攻时,可以看到,武汉方面有9名球员在本方半场,但是至少有7个人都站在固定的位置上,没有对位盯人,给了对手多名球员足够的距离做动作或者传球。这种远距离的眼神防守恐怕只有在低级别的比赛中才能出现。

而关键的盯防穆谢奎的两名球员,面对着对手的传中,韩鹏飞选择了前压造越位,艾志波选择了回撤补位,两个中后卫思路如此不统一,怎么可能不丢球?

绿城上半场自己的体系存在问题,只完成了3次射门,其中2次是远射,只有迪诺利用角球完成了1次抢点;但下半场他们完成了9次射门,其中7次在禁区内中路偏左的位置,这正是廖均健下场后留下的空间。

马永康换上艾志波只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给了对手多次射门机会,之后连续换上卡里索和张成林,又导致了这块区域人员太多、责任更加混乱,最终变成球队防守看似人数很多,但每个人都不知道具体该干什么。

绿城全场的12次射门,除了4次操之过急的远射,主要的进攻方式就是传中抢点,全是因为武汉的防守漏人导致的。

绿城下半场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人人都有进取心,轮流往禁区内前插,孙正傲、徐继祖、钟浩然等球员前后在禁区内相似的位置完成了抢点或者补射,这最终帮助球队制造了杀机。4、武汉的提前松懈让人疑惑,2-0为何不想吃掉对手?

整场比赛,两队射门比是12-8,武汉上半场5次射门2-0领先完胜对手,但是下半场只有3次射门,最后20分钟没有1次机会,反而让对手完成9次射门,被打入2球已经算比较正常的结果。

如果说防守方面的混乱是教练组换人导致的,那进攻端为何突然哑火呢?

客观地说,武汉卓尔从去年到今年,其实最强的攻击体系只有一招,快速反击,别的进攻都不擅长。本场对阵绿城,第一个进球有偶然因素,第二个进球是他们的招牌法宝。

但是,球队下半场突然开始放慢脚步、不断松懈,而教练组始终没有要提速的意思,这就是他们的第3个决策失误。

比如上图这次进攻,注意看时间,73分43秒,武汉多达7-8人在本方半场(还有球员在镜头外)。

十几秒之后,球队只是简单地突进了几米,又开始回传,一直到绿城球员全部退回到防守位置。如此缓慢的进攻节奏,埃弗拉如何发挥作用?

在艾志波被对手打爆的情况下,武汉继续做出换人,换上外援卡里索、换下巴普蒂斯唐没有问题,问题是前场还需要一个前锋,该用谁?

马永康的选择是换上小将胡靖航而没用此前一直状态不佳的董学升。问题是,胡靖航踢不了中锋,他出场,埃弗拉更多突前背身拿球,速度特长更无从发挥,这样的配置相当于开场让他踢边前卫一样,都是自废武功。

最终,在一系列错误的加持之下,武汉再一次痛失好局,如果第二回合结束时他们最终降级,那今年真是可惜了这些球员的努力和拼命。连续的决策失误导致的输球和降级,实在让人痛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