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視導讀:2020年,女性主義在熒幕的表達變得更加常態化。

檸檬影業同期播出的不同年齡女性羣像《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婚姻懸疑的《白色月光》、翻拍自日劇關聯親情的《不完美的她》……或成功萬衆矚目,或失敗高開低走,諸多影視劇讓熒幕充斥着女性形象。

另外,除去如《女兒們的戀愛》等與戀愛相關的綜藝,更有如《乘風破浪的姐姐》一般立意於不拘泥年齡、鼓勵女性追夢的綜藝出現。

女性的困境與痛點被更多看到。

而這一次,趙薇發起策劃的《聽見她說》則又將視角對準了一些或許被忽略、但問題更加嚴重的癥結。而這部劇,又將影響力幾何呢?

《聽見她說》的特別故事

《聽見她說》的故事表達其實很特別,故事的關鍵詞是“自白劇”,是幾個簡單故事的自敘,但是,它既不同於影視劇,也不同於短視頻。

故事的第一集《魔鏡》是兩位女性角色的自詡。

第一個,從不完美到用化妝不斷修補自己到完美,但在光鮮靚麗得出席完同學會後,回到家發現自己的妝容、假髮不知何時已經亂掉的她陷入了一心塑造的假象被打破的絕望。

另一位,則是長於跑步,但聽到被人揹後議論“大象腿”後,不再跑步,對自己從臉挑剔到腳,在整容手術前,面對整容醫生誇讚自己的話,面對愛人從內心的誇讚與認可,才完成了自己與自己的和解。

在兩個故事結束之後,是主演齊溪的對話。她講述了自己的焦慮所在。當然,這焦慮似乎並沒被所有人買賬,尤其是在其中還插入廣告、似乎附和着現實帶給女性的容貌焦慮後。

當然,讓我們無視廣告的部分客觀評價第一集《魔鏡》,那麼,其觀點大概於此:相信的人可能會感慨美女也會焦慮,但是不相信的人哪怕也有着同樣的、曾經被其他人審美綁架的痛點,面對一位美女,並且在訪談環節還有插入面膜廣告的對話訪談,恐怕也無法共情。

影片的故事敘述明瞭,但某種意義上並不像一般的故事一樣順暢而稍顯誇張和晦澀,不過不影響觀衆們對影片討論主題的認可,不影響影片獲得高分。

而接下來的單元裏,影片還將討論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的問題。

少人數的高分影響力幾何

不過,儘管《聽見她說》迅速開出了高評分8.5分,但整體而言,影響力或許依然有限。

在開播後,有關劇集提及內容,對美的絕對定義,對女性的身材綁架的內核都被熱議,《魔鏡》彈幕中對主演妝容、狀態不好的嘲諷的“行爲藝術”更被嘲諷熱轉,不過,目前影片的評分人數僅僅不過三千五百餘人。

事實上,影片外國原版的《她說:女性人生瞬間》其實也不過總共一萬多人進行評分。

當然,影片的“原版”內容含有更多晦澀的隱喻,在其影片討論區,常見觀衆討論其中某個物品、動作到底指代着表達何種意向。在性質上,除去女性表達,可能更接近藝術實驗的範疇。

《聽見她說》比起原版的一集15分鐘要長出一倍,表達也更加直接明瞭,但是,相比較傳統的電視劇、對話式綜藝節目、紀錄片形式,這部“獨白劇”依然是冷門與生僻的。

其實,這一次的獨白劇形式,讓小編想起了一檔訪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這檔節目曾經一度以豎屏訪談節目的先驅身份而出名。

由於節目一度選擇豎屏作爲屏幕方向,它曾經被評價爲適合個體表達,但除了被評價爲有對話感、親切感的同時,也被評價爲具有壓迫力。

儘管小編過去曾對這部劇進行討論時,討論的是其作爲豎屏節目是否具有未來可言,但是,這一次看到獨白劇《聽見她說》,再回頭看《和陌生人說話》,小編認爲其實這種壓迫感的來源並不只是豎屏的表達與否。

而是當熒幕主體被單人佔據,熒幕中的人物與熒幕外的觀衆對視甚至對話時,本身的壓迫感已經很強。當然,豎屏熒幕中,人物主體在熒幕上的比例更大,也必然得放大了觀衆的這種觀感。

當然,如果將《聽見她說》和《和陌生人說話》對比,他們當然不同,畢竟一個是劇一個是訪談,訪談的《和陌生人說話》更將故事圍繞受訪者的本身的真實感,而《聽見她說》圍繞着主題,利用背景佈置輔助突出主題,某種意義上也會有一定的戲劇感與失真。

不過,這也是製作者需求的元素。一個值得認真、嚴肅探討的內容,配上更加具有攻擊力、表達欲的表演與鏡頭語言之後,達成增強衝擊感的目的。

結語

如果對影片的影響力做客觀的預估,可能最終成績並不會太理想。

因爲現在的現狀依然如《鏡子》篇彈幕對女主演妝容的攻訐所彰顯的一樣,女性被容貌焦慮綁架時,即使有人指出了這種現狀,依然有部分觀衆仍然陷入這種綁架而不自知。這不僅是未覺醒,更將自己構成捆綁全體女性的怪圈的鎖鏈。這是影片主旨中希望女性掙脫的枷鎖,也是觀看影視劇的門檻。

再加上故事表達形式的非普遍性,《聽見她說》最終的影響力似乎還是有限。

只不過,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是從問題被指出、被討論而開始,無論如何,《聽見她說》作爲一種國內新奇、先驅的女性主義表達,存在即有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