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等功獲得者張素萍

1月24日,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到市衛健委通知,迅速抽調專業醫務人員進駐我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晉中市傳染病醫院開展工作。

“打勝仗、零感染”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目標。如果說醫護人員是衝鋒在救治一線的“逆行者”,那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則是他們的安全守護者。身爲定點醫院院感組組長、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的張素萍,帶領整個團隊,肩負起保護醫護人員和患者免遭院內感染的重任。

防護服下的艱苦

“其實,從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就已經是缺氧狀態了,很憋氣。”張素萍說。一層又一層的防護用品下,人像進入了蒸籠,喘不過氣,不一會兒防護服裏的衣服就溼透了,然後又被身體烘乾,接着又再次被汗水打溼,戴着雙層手套,手心裏都是汗。

穿着厚厚的防護服在病區裏行走,要耗費大量的體力。戴着口罩跟同事、患者交流,聲音悶悶的,必須用勁兒說話,經常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複。57歲的張素萍總是不厭其煩,向每一位患者瞭解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情況,向同事們及時傳達上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反覆提醒大家注意防護,一天下來嗓子都是啞的。由於長時間戴着防護口罩、穿着厚厚的防護服,張素萍和同事們的臉部、手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壓痕,脫下防護裝備後需要很久才能褪去,但大家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笑稱這是身爲醫者最光榮的印記。

“說一點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張素萍表示,既然選擇了醫務人員這個職業,從事感染管理工作多年,特別是經歷過SARS、甲流、禽流感等疫情,始終身處在特殊的戰場,在人民需要的時候,自己沒有理由退縮,也絕對不會退縮,必要時獻出生命亦無悔。因此,在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令後,張素萍作爲一名有着豐富經驗的感染科醫生,帶領科室團隊“戰”在了疫情防控最前線。

編織防疫的密網

“醫護人員零感染是我們的目標,這需要我們院感人員做好細緻的防護才能完成,我們只要科學應對、認真做好每一項防護措施,就一定能保證我們的醫護人員零感染。”張素萍時常叮囑,“院感人的責任重於泰山!”除負責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穿脫外,張素萍所帶領的團隊還主動承擔起了病區空氣、物表、地面的消殺及垃圾的清運處理工作。

2月5日,張素萍提出“院感專職人員”的設想。2月7日,10名院感專職人員全部就位並開展培訓,爲正式上崗作準備。爲加強人員健康管理,張素萍果斷設立專職健康管理員,每日詢問掌握醫務人員暴露情況,監測是否有發熱、咳嗽等新冠肺炎感染的早期症狀,以及是否存在面部皮膚和手部皮膚損傷、腹瀉等其他可能導致感染的情況。

“防護用品重要,行爲隔離同等重要”,張素萍穿上防護服深入病區親自摸索合適的工作流程,在不斷的摸索後,她第一時間提出“隔離工作+隔離休整”的工作思路,保障一線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種種理念的大膽提出,是張素萍對感染形勢的正確把握和對感染管理的勇敢創新,更是出於對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關愛。

在同事的眼裏,她總是雷厲風行,彷彿有永遠耗不盡的體力。隔離病區她帶頭進,只爲減輕大家的焦慮和恐懼;操作培訓她現場督導,只爲統一標準嚴把出入關卡;消毒清潔她親身體驗,只爲衡量工作量是否合適……

“雖然對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對於一個全新的傳染病,還有很多的未知數,特別是臨時應急病房的感染防控工作,對我們感染管理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張素萍說。

嚴管慈愛的親人

張素萍是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醫務人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早期病區佈置時,需要將新購置的櫃式空氣消毒機搬入各病房,後勤師傅忙得不可開交,張素萍二話不說,與市傳染病醫院院感科主任朱靜一起,一步一挪地把8個1.8米的“龐然大物”挨個搬進病房。

疫情期間,張素萍爲大家申請了熱水器,提供噴淋洗浴設施,確保工作人員下班洗手時有熱水,離開隔離病區時能徹底沐浴;科學調配消毒防護物資,部署預防消毒工作,確保重點部門、重點人羣防護用品優先供應;根據工作強度、崗位特點和工作人員專業,合理調配科學排班。小小舉措、點點滴滴,卻穩了軍心,強了信心,更暖了人心。

關注醫務人員安全的同時,張素萍對患者的安全也同樣重視。每次走進隔離病房,穿戴好防護服的張素萍都會現場督導消毒隔離工作。

“您好,今天感覺怎麼樣?”

“好,一切都好。”患者李先生爽朗地答道。

“今天有人過來打掃了嗎?”

“護士們別提多勤快了!”

張素萍點點頭,簡單的聊天中她對病區的院感工作已經做到心中有數。她工作起來不分分內分外,只要是與疫情防控有關的事她都搶着幹、衝在前。她說,身爲醫務人員就要擔當起責任與使命,就要爲民服務、護民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