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喫下的食物!

清代的文人黃化鯉,一定是一個喜食地瓜之人,在他的諸多作品中,都有體現,比如《詠地瓜》中就有:“世間多少奇珍果,無補饔飧也自慚。”還有“自從海外傳嘉植,功用而今六穀爭。”不管是奇珍異果,還是常講的“六穀”,地瓜都能和它們一較高下,如此高的讚譽,可見其定是不俗之物。

地瓜其實只是北方人對它的成稱謂,在南方大家都喚它爲紅薯,在我們農村則是直接稱呼它爲“薯子”。入冬以後,紅薯早已採挖出來了,挖出來的薯子,它們的命運會被徹底改變,一種會被放入到地窖中,留作是早餐,另外一種,則會被用來打薯粉,紅薯被磨成粉以後,便是初級加工的農產品,在當地能賣到10塊錢一斤。

紅薯粉可以製作出各種美味,但是最爲經典的一定是老輩人喜歡喫的水煮紅薯格,它是老輩人特愛的家常菜,煮2次才能喫,滑嫩爽口似布丁,孩子也喜歡。紅薯粉到紅薯格,需要放入鍋中去煮,煮過以後凝固成型,取出冷卻,然後把它切成方格子狀,再搭配一點豬肉,調好味道煮熟透即可出鍋。

天冷喫它,比雞蛋強,煮一煮就上桌,滑嫩爽口好消化,兒子特喜歡。這道菜,在我孩提時代就已經開始喫,那時候只看到父母每次,家裏來了客人,就會做一次,平時很捨不得做,因爲紅薯做成紅薯粉,中間要換幾十次水,還要過篩子,另外一大筐的紅薯,可能也就只能製作出半小袋的紅薯粉,正是因爲製作不易,所以更加捨不得喫。

前些日子,回了一趟老家,奶奶特意囑咐我,帶上一點紅薯粉回來,說是孩子這個時候特別適合喫,不僅容易消化,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配上一點豬肉去煮,特別的滑溜,比起你去做雞蛋羹還要簡單,於是今日便有了這個菜,水煮紅薯格。

【水煮紅薯格】

食材準備:紅薯粉4大勺、紅泡椒1個、線椒1個、蒜瓣2個、豬肉80克

輔料:植物油、鹽、生抽2勺、雞粉2克

製作過程:

1、準備需要的食材,紅薯粉4大勺,這個是3個人的量,線椒1個、紅泡椒1個把它們分別沖洗乾淨,切成丁狀。

2、炒鍋中放入紅薯粉,加入適量的冷水,記住一定要用冷水纔行,開火,然後一直攪拌,不要讓它黏在鍋底了。

3、等到完全凝固,這個時候的紅薯粉就變顏色,有點像麪糊一樣,找一個碗,把它倒進去,接着放涼讓其自然冷卻。

4、另起鍋,放入少許的植物油,把切好的豬肉放進去開始炒,炒至顏色變深過後,放入切好的蒜末爆香。

5、冷卻以後的紅薯粉,把它切成方格狀,倒入到鍋中開始翻炒,炒的時候放入鹽2勺,生抽2勺,炒至入味。

6、放入線椒還有泡椒丁,炒勻,加入適量的清水開始煮,沸騰以後,放入雞粉2克進行提鮮,關火出鍋,裝入碗中就可以開喫了。

食刻tip:

1、在超市中買來的紅薯澱粉和自己家裏做的這個紅薯粉,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最大的差異就是口感,家裏帶的紅薯粉,會更爲軟糯鮮香。

2、以前煮紅薯格的時候,會放上一些油脂渣,如今油脂渣比較少見了,取而代之就用豬肉,同樣也是非常的滑嫩。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