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高天 三劍客

“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此路不通。”這是《人民日報》對於《雷霆戰將》的評價。

“左手流量,右手紅色。”曾一度號稱以“亮劍3”爲宣傳,以抗日戰爭爲題材的軍事影視劇,因劇中衆多情節嚴重脫離史實,引發網友吐槽和官媒批評。

近期,《雷霆戰將》已下架。但是,下架並非一蹴而就,其實自該劇於11月3日開播以來,在豆瓣、微博對其劇情和細節的不滿就有了端倪。

只不過因爲其下架,“髮膠”“雪茄”“咖啡”“別墅”等具有新媒體傳播特徵的焦點,在近期一擁而上,讓這些細節成爲該劇被批判的槽點。

盤點一下幾大槽點:

1.主角人物形象設計。

男性角色中的軍官們千篇一律地都用上了髮膠髮蠟,女性角色中的護士們在戰地軍營裏,仍舊穿着靚麗的高跟鞋和裙子。

2.毫無違和的現代感。

劇中的八路軍獨立團團部設立在豪華的歐式別墅裏,與史實相距甚遠。並且劇中角色郭勳魁在大戰之前悠閒地喝着咖啡、上了戰場還不忘抽着雪茄,美曰這一行爲是“我的士兵看到我抽雪茄,心就不會亂。”

3.過於臉譜化的設計。

過於浮誇的表演,明顯缺乏事實依據的情節設定等。由某張姓演員飾演的男主王雲山,憤怒殺氣、堅定不移,全靠瞪眼,毫無氣場,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八路軍的一團之長。

當然,對此引發的各種爭議,《雷霆戰將》劇方,也作出過回應。(簡要概括一下)

一是,有資料爲證。該劇創作緊緊圍繞抗戰史料和歷史照片,有資料爲證,當年參加抗戰,保家衛國的戰士也就20多歲。”

二是,老照片佐證。對於“戰地護士穿裙子,有刻意扮美之嫌”的爭議,劇方方面提供了一張老照片:黃埔軍校裏訓練的女學生也是穿着裙裝參加軍訓,另一張照片也顯示抗戰時期的國軍女兵也是穿着裙子。

三是,契合身份特徵。劇方表示“戰地護士的服裝造型不僅完全符合當時的女學生穿着,也很契合人物的身份特徵。”

四是,戰爭的既視感。劇中軍裝嶄新整潔,被吐槽不符合戰爭環境,該劇主創認爲,此類題材並非要全程衣衫襤褸,灰頭土臉纔是戰爭既視感。“戰爭劇裏也不是時時刻刻在打仗,打仗時軍服烏黑凌亂,休戰時乾淨整潔,有何不可?”

五是,人物大將心態。劇中人物郭勳魁喝咖啡、抽雪茄的“戰時操作”,劇方回應稱一方面是因爲他樂觀、淡定,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將心態,另一方面則是他黃埔軍校畢業且在法國留過學的背景和人設。

但是正如人民日報在發文中披露:“影視劇中考慮年輕人的習慣,創新表現方式,並非不可以,但前提是尊重歷史,不能劍走偏鋒。”

總之,原罪其實不光是“雷”,陳舊的表現手法和歷史觀已被嫌棄。

據悉,該劇於2018年便已經殺青,曾在2019年多次期待上星播出,而積壓長達兩年之久,背後的原因便是多次被廣電總局提出修改要求。

在國內,抗戰題材電視劇有着廣泛的觀衆基礎,但“抗日神劇”一直是一個奇葩的存在。

“抗日戰爭”是中國軍民抵抗日本侵略者,但爲了增加看點、博取眼球,抗日神劇往往腦洞大開,罔顧歷史事實,違背常理常識,甚至將抗戰劇變成偶像劇、言情劇、玄幻劇……

《雷霆戰將》確實有過度娛樂化的傾向和違背常識常理的傾向的嫌疑,太多的雷人橋段,不僅不合常理、不合史實,同時調侃着嚴肅的抗戰記憶,更是對浴血捍衛家國的先烈們的不敬。以至於,抵制抗戰神劇,已經成了年輕觀衆的普遍共識。

近年來《亮劍》《雪豹》《僞裝者》《我的團長我的團》等抗戰劇成爲了新的經典,這些軍事題材的抗戰劇展現了氣壯山河的民族精神、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感天動地的英雄壯舉。

劍客認爲,抗戰劇在於通過生動的藝術語言,再現那段血與火的歷史,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從而增進觀衆的歷史認知和民族情感。

借用一位戰友說的話,“抗戰的歷史不能隨意歪曲;軍隊的形象不能隨意玷污;人民的感情不能隨意娛樂。”

以歷史爲戲說對象,來消費歷史、娛樂歷史的心態,也該徹底摒棄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