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注重生活品質,在購買不同生活用品的時候,更多人會考慮品牌問題,品牌效應對於日常生活物品的選購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品牌對於我們的選擇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什麼是好品類

NO.1 低價餐飲之王品類

這是一個什麼品類呢?

我只舉出來幾個公司,你大概就會明白我在說什麼了。

當初席捲中國的黃燜雞米飯,如今正在三四線城市攻城掠地的蜜雪冰城。以及據說疫情期間反而逆勢新開很多店的正新雞排,都屬於我所說的低價性價比之王。

這樣的品類都有什麼特徵呢?

首先:由於定位於一個低價格區間,所以這些低價品類都在一起。

互相競爭,又互相引流。這就是美食網紅街是如何湧現的底層原理,他們彼此相愛,又彼此相殺。

不過最終他們會成爲彼此生命裏的天使。

其次:供應鏈的供給價格受到週期性波動較少。

中國作爲一個養雞大國,近年來不像會受到豬瘟影響的豬肉品類,一直保持低價且穩定的供應。

而雞排更是品類選擇中的王中王。爲啥,無他,因爲雞排價格比雞肉更便宜(寫到這裏,我下單買了一份雞排,全加辣椒的)。

第三:重油重辣,口味具有廣譜性

低價餐飲品類很少有走清淡路線的,大多重油重辣。

這個原因是什麼,我不敢隨便猜測,但是我很少看到清淡類的餐飲可以做成廣譜性高的連鎖的。由於我之前講過的一個原因,原來食辣人羣大量湧入到新的工業區,讓辣的傳導效應逐漸擴散,於是中國就有了更多的食辣人羣。

NO.2 有品類無品牌的品類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在你大量日常買的產品中,都是有品類無品牌的品類。

比如你家買的拖把(別和我槓,拖把我確實記不起來有什麼品牌,但我不否認這個領域可能有,但是絕大多數人沒有印象的品牌)。

隨着人羣消費觀念的轉變,用戶開始追求過去無用之用產品的品牌。

所以中國每個品類都有機會重做,中國也每個品類都會有品牌,只有一個難易和簡單的先後順序而已。

NO.3 垂直細分人羣的品類

未來重度垂直的賽道會是很好的機會。

比如你只給老年人做鞋子,比如你只給兒童做衣服,又比如你只給不喜歡糖的人羣做飲料。

最重要的是你要成爲人羣專家,替人羣決策,什麼是好的產品。

這樣的人羣型消費品牌,其實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品類概念,首先是一個經營用戶的概念。

圍繞着一羣特定的用戶去提供不同的產品,而不是侷限於只有一個產品品類上。

NO.4 人羣老化型品類

就是是一個剛性需求的產品品類,但是人羣已經嚴重老化了。但是需求還在,用戶是因爲年輕了而不使用現有的供給端了。比如菸酒茶這三個品類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品類。

用戶不是不再喜歡這三個品類了,而是年輕的用戶不再喜歡這三個品類了。

所以對應的衍生了出了年輕人的茶,年輕人的酒,年輕人的電子煙。

第三 :客單價並不是越低越容易成爲好的爆品品類

其實今天由於要交付用戶體驗和用戶品牌的故事,價值鏈我並不認爲是越低價格越能成爲好的消費品品牌。

相反,要相對給品牌成長留足利潤空間的品牌,纔是一個好的品牌。

第四 品類要有廣譜性

要成長爲大品類,大爆品,首先需要品類具有強烈的廣譜性。

這個我不再講了,前面其實已經提過。

第五 具有可複製性

火鍋爲什麼是一個好品類,因爲具有可複製的特點。

不可複製,不能標準化的品類,如果永遠需要交付個性化的品類其實最難做。

所謂的個性不一定也是基於底層的可廣譜性。

今天連供給都十分複雜的教育產品都開始追求標準化了,你就知道全行業產品標準化是不可逆轉的。

但是這種標準性一定是架構於樂高的普適性底層中。

沒有好的標準化底層是不會有完整的個性化的。

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品種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用品的選擇都是有獨特性的,選擇任何一款物品的時候,更多會去考慮實用性以及廣泛性,不知道大家對於品牌品種的選擇是怎麼樣的呢?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