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感触最深的是对价值观的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磊

在众多投资者当中,张磊算是近年来,最有名气的一个。如今他创办的高瓴资本,管理资金超过5000亿人民币,成为亚洲最大的私募公司,而他本人也被称为“投资一哥。”

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了一个小人物是如何成功逆袭的。一路走来,虽说离不开各种机缘巧合,但更多的是自身的努力。

从驻马店少年到投资人张磊

1972年,张磊出生在河南驻马店市一个普通家庭,上小学时,张磊的成绩一般,还差点没考上中学。但他从小就有生意头脑,小时候张磊的家,就在火车站旁,一到暑假,张磊就到火车站摆摊。把自己的连环画书租给等车的乘客,后来开始倒卖矿泉水和方便面,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让张磊赚了800块钱。

后来,张磊上了中学。他读的中学出过一个很厉害的人,施一公。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如今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湖大学校长。张磊曾经说过,施一公就是他的榜样。他开始努力读书,1990年以河南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

这年,中国刚刚开通股市,没几个人真正懂金融。据张磊的老师和同学回忆,别的同学桌上,经常放着漫画书,而张磊课桌上则是放着《资本论》。

从人大毕业以后,张磊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选择赴美继续深造,成功申请到了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系的研究生,还拿到了一笔奖学金。但这笔钱只够第一年的学费,为了凑够后面两年的学费,张磊开始找工作,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涯。

刚开始面试并不顺利,碰壁了几次后,他终于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得到了一份实习工作。在这,他遇到了一个贵人,也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这个人就是他的恩师史文森,被美国投资者视为与巴菲特齐名的教父级人物。在实习期间,张磊勤勉的工作态度,给史文森留下深刻的印象。教给张磊不少投资的经验,在张磊创业时,还拿出资金帮助他。

对于耶鲁大学,张磊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感谢。他说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他的一生,在这里他学到了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

后来,他为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创下中国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张磊的这一举动引来质疑,有人批评他捐款给国外高校是“忘本”。

对此张磊解释说,如今事业做大做强了,捐赠耶鲁是正常的反馈与报答。后来,张磊还默默向其母校人大捐赠3亿元人民币。

回国投资4百亿成格力最大股东

2005年,张磊拿着3000万美元启动资金成立高瓴资本,这笔钱正是来自他曾经实习过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以及他的恩师史文森。

他公司的中文名字“高瓴”,取自成语“高屋建瓴”;而英文名“Hillhouse”是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

他选择回国投资,一口气投资了800多家企业,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大公司。比如:腾讯、百度、滴滴、蓝月亮、格力等等。管理的资产规模也从2000万美元增加到5000亿人民币。

回国后的第一笔投资,张磊就押宝当时估值只有20亿美元的腾讯,12年后的今天,腾讯的市值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

其中最让人想不到的一笔投资是,2019年12月高瓴资本417亿入股格力,获得15%的股份,成为格力最大股东。要知道以董明珠的性格,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允许外部机构成为格力最大的股东。但当时格力市值被美的反超,面临转型,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支持。

在这之前,张磊已经成功蓝月亮实现产品的升级迭代,当时的市场被宝洁、联合利华占据,但是张磊坚信消费升级必然会带来消费者对中高端洗衣液的巨大需求,高瓴资本投资了蓝月亮,并支持蓝月亮转型。

这让董明珠看到了希望,于是张磊成为了最佳人选,在别人无法做到的时候,一举成为格力最大股东。

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张磊在其新书《价值》中提到人的一生在奋斗的过程中,难以预料前路如何,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张磊每次在做决定之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一旦认准,就会毫不犹豫下手。在给京东投资3亿美元之前,张磊专门找到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他问贝佐斯:“你创办亚马逊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贝佐斯回答说:“我们创办亚马逊的时候,UPS快递已经很强大了,这导致我们很难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供应链。”

这让他下定了决心,因为京东选择的是“亚马逊+UPS”的模式。当时,刘强东找到张磊,想为京东融资7500万美元,但张磊的答复却是“要么不投,要投我们就投3亿美元”。

凭借出色的价值投资,如今张磊的身价达到了220亿。张磊说,他最崇拜的人有两位,自己的恩师史文森和股神巴菲特,这两者都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如今张磊把过去15年腾讯、格力、京东、百度等几百家投资案例所涉及的投资理念、方法写成了自己的唯一本新书《价值》,张磊在其新书中首次公开了高瓴的7大公式,这本书张磊花了5年的时间才完成,用10个投资案例和11个亲自手绘的插画贯穿全文,加上张磊文科状元的文笔,读故事一样读投资,很容易读懂,值得一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