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陝西日報刊發《聚焦需求 協同創新——創新創業爲西鹹新區開拓發展新空間》,聚焦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厚植創新沃土,形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和產業發展環境,助力產業和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全文如下

10月30日,灃河渭河交匯處的河灘地,秋意盎然。百米之外,是一片高樓林立的現代商務區。從事建築節能爲主的高新科技型企業陝西國中慧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中慧通)便位於其中。

“今年我們幹了幾件大事: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設‘西安交大電信學部—國中慧通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擔任技術團隊負責人。這些舉措都將爲公司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國中慧通董事長姜宇說,目前,他們正在實施的項目市場反饋良好,今年公司年產值將達到5000萬元,計劃3年內實現產值5億元以上。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創新城市發展方式過程中,西鹹新區厚植創新沃土,形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和產業發展環境,讓夢想的種子破土而出,支撐產業和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爲科技成果轉化“加把火”

國中慧通所在地是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是未來大西安新中心的核心位置,前景可期。如何描繪好這幅畫卷?創新,成了西鹹新區手中的“畫筆”。

兩年前,西鹹新區管委會與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共同籌建西鹹同方絲路未來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西鹹同方絲路院)。

西鹹同方絲路院工作人員說,西鹹同方絲路院“身兼”雙重職責:一個是“軟科學智庫”,爲西部區域的智慧城市建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一帶一路”產業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及科學決策依據;另一個是“硬科技加速器”,建立科技創新平臺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服務平臺。

在西鹹同方絲路院這一平臺上,拙河科技、融信數聯、榮芯科技、航天馭星等9家省內外企業紛紛落地生根,不斷發展壯大。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是它們的共同點。國中慧通與拙河科技分別是以西安交通大學管曉宏院士和清華大學戴瓊海院士團隊爲技術支撐的科技企業。目前,9家企業中,3家企業已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6家企業獲得融資,3家企業估值超過1億元。

如今,在西鹹新區,各類創新創業平臺成爲企業與科技零距離對接的快速通道。協同創新港孵化加速器、微軟創新中心、西部雲谷創新創業發展中心等一批衆創載體獲中央和省、市備案認定。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灃西新城中心等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不斷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爲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智能新基建爲創新加速

今年6月初,西鹹新區灃東新城智能計算中心正式對外提供服務,這是國內領先的區域級智算中心;7月底,位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的陝西空天超算中心正式運行,這是國內領先的以空天動力技術背景爲特色的工業工程仿真和工業仿真雲服務平臺。

算力中心正成爲數字化時代的新基建,對未來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灃東新城智能計算中心還與園區內佰美基因、華大基因、醫臻生物等企業合作,爲建立精準醫學產業高地提供智能算力支撐。

而在灃西新城,陝西空天超算中心高峯期使用算力已達80%,今年底算力還將繼續擴容提升。目前,這裏已經釋放“磁吸”效應,匯聚了來自全國專業院所的人才技術和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產業優勢。

打造創新發展“強磁場”

在西鹹新區,全方位的配套服務給創業企業諸多呵護。

完善創業環境,解決“錢袋子”問題。由陝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聯合西鹹新區、航天科技集團共同設立陝西國華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30億元,聚焦航空航天動力、衛星載荷系統、智能製造等領域,進一步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發展。

在精心培育下,西鹹新區創新活力迸發。今年上半年,西鹹新區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63.6%,排名全省第一。預計到今年底,西鹹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比增長約25%,全年技術合同交易額同比增長約60%

爲了做好優質企業的招引和培孵工作,今年8月,西鹹同方絲路院推動西鹹新區與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棲桐計劃”,面向全球徵集、篩選並培育顛覆性創新科技項目,打造西北地區創新高地。“棲桐計劃”聘請了包括4位院士在內的8位頂級專家作爲“棲桐導師”,同時配套有西鹹同方絲路院的顛覆性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支持政策,爲入駐企業提供指導和資金支持。

隨着優質項目的不斷落地,西鹹新區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羣雛形初現。創新創業的大船已揚帆起航,將爲西鹹新區高質量發展開拓出更廣闊的空間。

(陝西日報記者 侯燕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