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排又输球了!面对在全锦赛上仅获第十名的北京女排,山东队发挥欠佳,1-3失利。这是继上轮2-3输给上海之后的一场连败。近年来,拥有出色身体条件的山东女排进步明显,显示出很强的上升势头,广大球迷非常期待山东女排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但是自联赛开始以来,山东女排并没有令人惊喜的表现,先后输给辽宁、上海和北京,在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位列B组第四,让人颇感失望。小编仔细研究了中国排协官网的比赛数据,通过本文探究一下山东女排成绩不佳的“病因”在哪里!

一传、拦网出色,发球和进攻能力较弱

通过中国排协官网发布的技术统计可以看出,山东女排的一传、拦网表现出色,而发球和进攻并不尽如人意。

一传:山东女排的一传到位率达到了60%,仅次于江苏女排的63%,与北京女排一起位列联赛第二名。这与山东女排拥有国家队自由人王梦洁有很大关系;另外,宋美丽、孙杰、杜清清等多名队员均具备接发球能力,让山东女排的一传生命线比较稳固;

拦网:五轮比赛过后,山东女排85次拦网拿到了44分,平均每局2.4分,位列天津、福建之后。山东女排场上队员除了二传梅笑寒和接应孙杰以外,其余均在190cm以上,拦网优势明显;

发球:五轮比赛,山东队发球斩获25分,失误36次,每局1.4个发球得分,效率为-3%,排在13支队伍的第六位。山东女排的发球整体中规中矩,队员们全部采用跳飘球,在性能的变化和攻击性上没有特别亮眼之处;

进攻:山东女排在完成的624次进攻中砍下了252分,失误34次,被拦35次,成功率为40%,效率为29%,排在联赛第五位;位列榜首的天津和江苏两队的成功率均为48%,天津效率为39%,江苏低了2个百分点,位列第二。

通过以上技术统计可以看出:虽然山东女排具备比较过硬的一传,但是由于进攻偏弱,抵消了自己的一攻优势;防反中,攻手打得非常吃力,经常久攻不下,场面上看着挺热闹,但是效果不好,“只开花不结果”;发球能力不强,造成自己无法破坏对手的一攻,虽然定点拦网能力不错,可是在对方的快攻和跑动攻面前,拦网的特长被弱化了,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身高的优势。另外,因为有了稳定的一传,二传在组织一攻时比较从容,可是一旦进入“拉锯战”,二传的传球质量下降,快攻的比例明显减少,也是造成了进攻效率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扣球成功率低,副攻成全队短板

要说山东女排的副攻是短板,肯定很多球迷都不相信,但这却是事实。

杨涵玉和张倩是本赛季山东女排雷打不动的主力副攻,两个人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身体条件,也都是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年轻副攻,但是联赛开始以来,她们给予球队的支持太少了,也没有以非常出色的表现让二传建立充分的信任。

一是扣球成功率低。第一阶段,张倩的扣球成功率最高的一场是和上海女排的比赛,为60%;最低的是与辽宁和北京的比赛,只有33%。杨涵玉的扣球成功率更差,最高的55%出现在与弱旅云南队的比赛中,而对阵福建、北京时,成功率仅有36%和31%。副攻一般打的都是到位快球,成功率应该在60%以上算是正常,如果只有30%多的成功率,基本在场上就像隐形了。

二是拦网发挥不稳定。张倩身高194cm,杨涵玉更是高达198cm,网上优势明显。但是他们在几场比赛中的拦网发挥非常不稳定:二人各有一场不错表现(对上海张倩拦网拿到5分,对北京杨涵玉拦网拿到6分),其余场次拦网得分都只有2、3分,而且破坏性拦网非常多。这种拦网效果,根本无法抑制对手的进攻,等于是门户大开,让人家随便打。失去了3号位的屏障,山东队不输球都难。

三是两名副攻发挥不均衡。张倩和杨涵玉都是不错的副攻,但是二人基本没有同时发挥出色的时候,要不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要不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也不亮”。与辽宁队一战,张倩拿到5分,杨涵玉9分;对阵上海,张倩和杨涵玉分别获得14分和5分;对垒北京,杨涵玉砍下11分,而张倩却再次拿到可怜的5分。

一支球队要想取得好成绩,要做到每个人都要强,还要全员发挥才行,山东女排在副攻位置上的羸弱让人无法接受,毕竟不论是杨涵玉还是张倩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优秀副攻后备,在国内联赛都不能打出强势,在国家队怎么能站稳脚跟?更别提早日接过颜妮等老将的班,在国际比赛中冲锋陷阵了!

山东女排这批队员有着令人艳羡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在近些年也有长足进步,但是距离一支真正的强队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两年,由于媒体对山东队的褒奖越来越多,姑娘们在某些比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山东女排可能把自己摆的位置有点高了,要调整好心态,始终以挑战者和冲击者的态度来对待比赛,夯实基础,磨练技术,精益求精,勇于突破,如是,山东女排将迎来自己的春天,创造出优异的成绩,球迷对此十分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