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一场论坛上指出,现阶段,人口流动的近域化正在加强,省内就业成为了新的趋势。他举例称,仅2018年,全国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56%,共9672万人,比上年增加162万人,增长1.7%。

所谓人口流动的“近域化”特征在加强,简单点说,就是那些外出务工人员,以往可能是千里迢迢,前往长三角或者珠三角谋生,但现在更多就在周边省份,或者省内就业。同样是外出务工,相较以往,务工地点里家乡更近了。

事实上,这种人口流动的新趋势,近几年明显在加强。比如2018年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的流动人口总量减少了82万人,就是说,22.8%的流动人口在回流。

另外王凯也提到,中部省份安徽,2017年的人口流动也迎来转折。当年的合肥、芜湖两个城市,分别“截流”了17238和4847人次的省内人口。这些安徽人原本可能去上海或者长三角城市打工,现在却就近去了合肥和芜湖。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业岗位往往越多,工资水平也越高,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会越强。而人口流动“近域化”特征加强,最直接因素是,中西部劳动力大省,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迅速的强省会。

以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数据为例,GDP综合增长最快的十个城市分别是,合肥、贵阳、拉萨、成都、福州、厦门、重庆、昆明、武汉、郑州。最生猛的合肥,十年经济总量翻了四倍多,从2102.12亿元增长到9409.4亿元。

可以发现,上述城市有两个特征。第一,它们基本都位于内地,唯二例外的还是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第二,除了重庆和厦门外,它们都是省会城市。

中西部省会城市的快速崛起,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不断完善,加上劳动力优势,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这些地区大力推进强省会战略,集中力量发展省会,无疑是重要的因素。

相较于广撒胡椒面式的发展策略,将资源集中到省会,确实加大了内部发展差距。比如四川的省会成都,经济总量是四川GDP第二城绵阳的6倍左右。强省会的模式,在过去面临着不小的争议,但换个角度看,省会不断做大做强,对本省劳动力回流确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原因很简单,对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群体来说,在出外谋生时,子女可能得留守在家,因此相较于长珠三角,如果本省也能有一个就业机会丰富、工资水平不错的城市,那么他们外出的意愿会大大减小。毕竟,谁都愿意离家更近一点。

而近几年来,人口回流的趋势加强,也是因为强省会策略下,一些中西部省会城市还在高速发展。比如成都,还有成渝双圈战略的加持。

而未来,随着“近域化”特征继续加强,这些内地省会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合肥等,也将迎来更多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