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部古装大片开播了,就是 唐嫣主演的《燕云台》!

宝姐对这部片子还蛮感兴趣的,因为它的主角可是大名鼎鼎的女政治家—— 萧太后。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萧太后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她 参政40多年,屡次击败宋朝杨家将,将大辽一步一步带向强盛。

这样好的蓝本,本应该拍出一部 媲美《武则天》的大女主戏。可惜因为各种原因,它一开播就备受争议.....

首先,就是女主唐嫣 “剧组养胎”问题。

她 拍这部戏的时候已经怀孕了,虽然脸好看,但镜头扫到她肚子的时候....确实有点出戏,哪个未成年少女肚子这么大?

而且因为怀孕,唐嫣 不少动作戏都用的抠图。尤其是这段骑马戏,假得让人发笑:

打戏替身露脸这段也很尴尬:

当然啦,演员问题其实不算太大。《燕云台》收视不理想,主要还是 剧情太过老套了!

要知道,“傻白甜”的配方在现在可不吃香了,何况是我们的大女主萧太后?

一代枭雄萧太后,

真女豪杰&真玛丽苏?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 萧太后名萧绰,小字燕燕。

都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萧绰的运气可以说好到开挂。

她 出身在契丹唯二的后族族长家,父亲是当朝宰相,母亲是燕国公主, 家里还有2个姐姐。

从小,她 聪明伶俐、胆识过人,被父亲断言“此女必成大事”。

长大后,父亲先将2个姐姐嫁了出去,萧绰一直待字闺中,直到耶律贤成功上位。

萧思温拥立新帝有功,做了国丈,16岁的萧绰进宫,先做贵妃,很快被封为皇后。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奈何 新帝是个病秧子,经常无法上朝;萧爸爸又被暗杀,一时间朝局无比动荡。

所以,萧绰只能 一边照顾老公,一边代夫临朝、处理国事。

她不仅可以用“皇帝”自称,甚至 “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

公元982年,耶律贤临终前下遗诏: 儿继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

然而 孤儿寡母,外戚无人,本就艰难,萧绰更是不敢懈怠。对内,她整顿吏治、夺兵权,稳宗亲,巩固势力。

对外, 面对大宋赵光义的北伐大军,萧太后也丝毫没在怕的。

亲赴战场来个硬碰硬,将对方打了个灰头土脸,奠定了大辽未来百年和平繁荣。

国事难理,2个姐姐也没消停,大姐想篡权夺位,二姐想杀她为夫报仇。还好萧绰有一个可靠的男人——大辽猛将韩德让。

他 本是汉人,奴隶出身,凭借极佳的政治才能,一路官至大丞相,被赐皇姓,被封晋王。

而他和萧太后的“秘密情史”,更是 成了千古之谜。野史有载,韩德让和萧绰青梅竹马,自小就有婚约?

不过,这段记载可信度不高。毕竟在辽代, 萧氏与耶律氏一直有世代通婚的习俗。

而且算算年龄,韩德让比萧太后大了整整12岁,哪来的“青梅竹马”?

这还没完,历史“八卦”比小说更狗血。

有人说, 耶律贤死后,萧绰与韩德让旧情复燃。虽无改嫁之礼,却有“后夫”之实?而且有史为鉴——

韩德让错手砸死一位重臣,萧太后丝毫没追究;马球赛上,有人将韩德让撞落马下,萧绰反倒勃然大怒,立刻将其斩首示众。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虽说这些野史,没有几分真实性。但 历史上,萧太后确实对韩德让“宠爱有加”。

平日不用上朝,上朝不用跪拜,被辽主“以父事之”(像父亲一样对待他),成为了响当当的大辽第一权臣。

为了独霸对方的爱, 她的妻子被萧绰赐死,一生无子。所幸“继子皇帝”专门选了2位侄子为他承继后嗣,也是很神奇。

萧太后56岁因病去世后,第二年,韩德让也跟着病逝了。

令人意外的是,皇帝不仅生前服侍的体贴入微,死后还安排他入了皇陵,还恰恰就葬在萧太后旁边...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大辽珠宝,

异域风情的粗犷美

辽代,有厚葬的传统。

可惜的是, 辽代墓葬大多被金人抢掠一空,幸存下的只有寥寥,即便贵为萧太后,也没能逃过此劫。

提起少数民族的珠宝,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没有中原地区的精致。

但其实,辽代并非蛮荒民族。他们的 金银工艺也很发达,虽然比不了明清,却独有一番异域风情。

宝姐看剧的时候,发现《燕云台》中复刻了不少文物呢。

虽然十级滤镜有点厚,不过也不耽误我们欣赏金灿灿的珠宝啊~

头 冠

辽代贵族, 无论男女都要戴冠,电视剧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冠。

萧家两姐妹大婚时,宝姐眼前一亮——大姐这套装备,这不就是 陈国公主墓的复刻品吗?

△公主冠·驸马冠

契丹受宋代影响, 有身份的女人尤其喜欢戴“高冠”,就是这种“高翅款”:

△二姐戴的冠就比较矮了

另外, 陈国公主墓中的这顶“男冠”,被借鉴到了 萧燕燕封后时的金冠上:

辽代贵族男人戴的冠,也非常精致。 耶律贤戴的这顶金冠,就是 “菩萨冠”:

“菩萨冠”始于唐代,在契丹族得到了普及。

历史上,这种冠造型简单: 一层贴片围成圈筒,前檐顶尖呈“山字形”,饰以龙凤、花草、如意纹。

还有 世宗皇帝戴的金冠, 复刻了鎏金莲叶银冠:

不过,剧中也出现了不少文物“大锅烩”的问题。

二姐老公戴的金冠,原型却是 明代金丝翼善冠:

耶律贤成婚戴的这顶冠,像是借鉴了越南阮朝的东西,并不像古代中国本土的冠:

头 饰

契丹女人喜欢穿金戴银, 贵族妇女头上更是要簪钗满头。

这些黄金朱钗,除了插在发髻上,还多插戴在两鬓,远处看去金灿灿一片。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2007年,辽墓就出土了一批 镂空金银饰、宝石花钿.....虽然数量不多,却很是精巧:

除了细节上的装饰,她们 日常还喜欢佩戴围髻。

围髻呢,就是额前这些金银玉的装饰品。它流行在宋代,在明代成为了整套头面之一:

在流失海外的一批辽代金银器中,就有一件围髻头饰,确实很漂亮:

除了围髻, 辽代还有一种金箍头饰,剧中也出了几套造型:

虽然不常见,但 这类头饰确实有史可查。吐尔基山辽墓,就曾 出土一件金箍,还有类似金花环的造型,上面镶嵌有绿松和红宝石:

金箍由来已久,是少数民族的风格装束。

早在战国时期,就 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鹰顶金冠饰”,属于契丹王。

和围髻、金箍配套的,还有一种垂放在脸颊两侧的头饰,宝姐也觉得很好看:

陈国公主墓中,就 曾出土过一件琥珀珍珠头饰。

2串珍珠拧成长环状,两端各系一件琥珀龙形挂坠,下面还装饰着金饰片:

耳 饰

宋代之前,汉族的女子很少戴耳环。但少数民族就不一样啦,无论男女,都有戴耳环的习惯。

辽代贵族的耳饰,大多制作精巧。

比如这件金凤耳饰, 由2片錾刻锤揲的花片焊接而成,中空。有点类似现在的3D黄金,戴起来既轻便,工艺又简便。

对啦,辽代耳环 还喜欢运用“摩羯”这一元素!摩羯,龙首鱼身,是佛教的一种瑞兽,也是辽代人心中的守护神: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此外还有一些长款耳饰,比较少见,但非常精美:

璎 珞

璎珞,在辽代男女身上,非常普遍。

它 最早出现在唐朝,是一种佛教首饰,也是最具契丹特色的饰品之一。

陈国公主墓,就出土了一件 迄今所见最大的2串琥珀璎珞,非常壮观:

它的 材质多种多样,除了琥珀,还有玛瑙、绿松、水晶、珊瑚...有些还会用金珠加以装饰:

看宝姐的火眼金睛,这件南红墨玉璎珞,宝姐也帮大家扒出来喽~

历史上,华美的金银珠宝是真的,爱情的真真假假,却让人猜不透。

有人说,萧燕燕和韩德让是明君和忠臣,也有人说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像孝庄和多尔衮。

大家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