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生酮生酮,但是你知道酮症其实有不同的类型吗?

我们将介绍三种不同形式的酮症:禁食性酮症,营养性酮症和患病性酮症。

1 酮症的类型:禁食性酮症

禁食的想法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在生酮饮食的起源中起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如希波克拉底,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赞扬禁食的好处。

当胰岛素和血糖水平下降到允许增加脂肪氧化的程度时,酮症往往会发生,最终导致更多的酮产生。

轻度酮症可在完全限制食物后发生,如夜间禁食。这可能产生约0.1 mmol/L到0.3 mmol/L的酮水平。

较短的禁食通常不会使酮高于这些水平,因为酮代谢的速率与酮合成的速率相匹配。随着快速的持续,酮产生的速度超过酮清除,导致各种类型的酮病禁食酮症血液中酮水平增加。

虽然短暂的禁食会发生轻微的酮症状态,但早期哲学家所指的禁食比一夜之间的禁食要长得多。我们将这些涉及较长禁食期的酮症称为禁食酮症。这种对禁食和饥饿的反应是一种保护机制,用于维持能量平衡和避免体重的损失。

在快速消耗的过程中,肝脏中储存的葡萄糖(糖原)会触发体内某些化学信号,开始燃烧更多的脂肪,导致产生更多的酮。随着快节奏的继续,血糖继续下降,由于TCA循环中中间的草酰乙酸的消耗,酮生成的程度可以变得更大。

TCA循环的第一步需要草酰乙酸,如果没有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就会形成。生产酮需要过量的乙酰辅酶a。从TCA循环中去除草酰乙酸可以阻止乙酰辅酶a(脂肪酸氧化产生的)进入循环,从而导致乙酰辅酶a的酮生成堆积。草酰乙酸消耗的主要方式有两种:通过糖异生从循环中移除,糖异生可能是在试图调节血糖水平的空腹条件下产生酮的主要原因,或者通过ATP的过度产生。

2 禁食性酮症的好处

禁食酮症有许多好处,已被用于治疗肥胖,甚至作为化疗前诱导酮症的方法。

在下面的图表中,你可以看到禁食期间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和酮之间的关系。这是延长一天斋戒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的一个代表。

然而,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隔夜禁食、间歇性禁食和隔日禁食中,但酮的分泌水平要低得多。这种燃料利用的转变被认为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生存机制,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可以忍受长时间的绝食。

3 酮症的类型:营养性酮症

营养性酮症是饮食改变引起的一种酮症状态。我们将营养性酮症分为三个子类别:碳水化合物限制型酮症,补充性酮症。

碳水化合物限制型酮症

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酮症已经使用了数十年。1921年,伍迪亚特(Woodyatt)发现禁食或饥饿会导致血液中出现酮。

他发现,这可能发生在快速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葡萄糖和酮的个体中,由此生酮饮食诞生了。

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拉塞尔·怀尔德(Russell Wilder)医生被认为是这种饮食命名者,他建议在癫痫患者中进行生酮饮食测试。这种饮食被证明对儿童癫痫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并被认为是治疗癫痫的金标准,直到不久之后抗癫痫药物的开发。

生酮饮食是实现酮症状态的最常用方法,是达到酮症状态最常用的方法,与一夜禁食相比,通常会导致酮的增加更大。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蛋白质摄入通常被认为是实现碳水化合物受限酮症的最佳方法。然而,个体之间的大量营养素分布和随后的酮症程度可能有很大差异。

碳水化合物受限酮症期间的酮产量可能与禁食酮症期间的酮产量略有不同。当摄入高脂肪饮食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时,我们可以看到脂肪氧化的增加,这导致ATP产生的增加。

如果这种增加足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就会导致一系列调节TCA循环的事件,包括前面讨论过的从TCA循环中去除草酰乙酸。一旦一个人适应了这种饮食,产生酮的原因可能是脂肪氧化的增加,而不是草酰乙酸的消耗。这反过来就像快速的酮症一样,会导致乙酰辅酶a的积累和酮体的产生。关于酮类化合物在各种生理条件下的合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种状态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方法,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健康益处,包括稳定的血糖,增加体重减轻,提高认知能力,以及治疗各种疾病。

酮症的类型:补充性酮症

一定水平的酮症可以提供强大的治疗益处,但这种程度的酮症必须比典型的禁食和碳水化合物限制酮症更大。

尽管报道的达到治疗性酮病所需的酮生成水平各不相同,但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酮水平大于4 mmol的酮类型。

虽然在限制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中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水平,但在饮食中很难达到和维持这样的水平。这就是补充酮症的重要性所在。

酮症可通过摄入补充剂,如中链甘油三酯(MCTs)或外源性酮,如酮酯或矿物结合酮盐而引起。一些数据表明,使用酮酯可以增加酮水平,并保持这种升高比其他的酮补充变化更长的时间。

补充酮症可以与碳水化合物限制性酮症同时发生,但并不一定必须如此。

有几种慢性疾病已被证明从补充酮症中获得了巨大的益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耐药性儿童癫痫。我们开始收集更多关于辅助酮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数据,如阿尔茨海默氏病,代谢疾病,糖尿病和癌症。

4 酮症的类型:病理性酮症

最后,可能发生的一种类型的酮症是病理性酮症,尤其是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DKA)

疾病性酮症的发生是由于无法控制的酮体生成速率(10-15 mmol),导致酮水平比碳水化合物限制型或补充性酮症高得多。

酮的急剧增加会在血液中引起酸性,从而使血液pH值从7.35降低到7.30以下。此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有高血糖水平,可超过2250 mg / dL!DKA通常发生在I型糖尿病中,但也可能发生在II型糖尿病中。

I型糖尿病患者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因此血液中会残留葡萄糖,而不是被细胞吸收并用作能量。

这使身体相信它缺乏能源,导致酮产量增加。随后,高血糖和高血酮水平同时发生。

这与健康个体在禁食、限制碳水化合物或补充时发生的酮症状态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健康个体的调节系统可以防止酮和葡萄糖的大幅增加。

怎么样,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被科普到呢?我们平时说的科学地生酮就是营养性酮症啦。

参考文献:

1. Hall S. E., Wastney M. E., Bolton T. M., Braaten J. T., Berman M. (1984). Ketone body kinetics in humans: the effects of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obesity, and starvation. J. Lipid Res. 25 1184–1194

2. Varady, K. A., Bhutani, S., Church, E. C., & Klempel, M. C. (2009). Short-term modified alternate-day fasting: a novel dietary strategy for weight loss and cardioprotection in obese adul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0(5), 1138-1143.

3. Lee, C., Raffaghello, L., Brandhorst, S., Safdie, F. M., Bianchi, G., Martin-Montalvo, A., … & Emionite, L. (2012). Fasting cyclesretard growth of tumors and sensitize a range of cancer cell types to chemotherap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4(124), 124ra27-124ra27.

4. Wheless, J. W. (2008). History of the ketogenic diet. Epilepsia, 49(s8), 3-5. Cahill Jr, G. F., & Aoki, T. T. (1980). Alternate fuel utilization by brain.Cerebral metabolism and neural function, 234-242.

5. Paoli, A., Rubini, A., Volek, J. S., & Grimaldi, K. A. (2013). Beyond weight loss: a review of the therapeutic uses of very-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7(8), 789-796.

6. D’Agostino, D. P., Pilla, R., Held, H. E., Landon, C. S., Puchowicz, M., Brunengraber, H., … & Dean, J. B. (2013). Therapeutic ketosis with ketone ester delay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xygen toxicity seizures in rat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304(10), R829-R836.

7. Newport, M. T., VanItallie, T. B., Kashiwaya, Y., King, M. T., & Veech, R. L. (2015). A new way to produce hyperketonemia: use of ketone ester in a case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 Dementia, 11(1), 99-103

8. Westman, E. C., Yancy, W. S., Mavropoulos, J. C., Marquart, M., & McDuffie, J. R. (2008). The effect of a 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ersus a low-glycemic index diet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utrition & metabolism, 5(1), 1.

9. Poff, A. M., Ari, C., Arnold, P., Seyfried, T. N., & D’Agostino, D. P. (2014). Ketone supplementation decreases tumor cell viability and prolongs survival of mice with metastatic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35(7), 1711-1720.

10. Cox, P. J., Kirk, T., Ashmore, T., Willerton, K., Evans, R., Smith, A., … & King, M. T. (2016). Nutritional Ketosis Alters Fuel Preference and Thereby Endurance Performance in Athletes. Cell Metabolism, 24(2), 256-2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