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難得,好事多磨。

步入11月,沉寂許久的廣州國際金融城就迎來兩則好消息。

一是,11月4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了《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金融城與魚珠片區融合區城市設計優化及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徵詢意見公示。

規劃顯示,「金融城與魚珠片區融合區」也就是「金融城東區」,將建設330米高的地標建築。

金融城功能分區示意圖

簡單來說就是,金融城東區的建築要長高了!規劃高度從最高300米調整至330米。既然建築高度可以調高,說明金融城的限高令可能真的要鬆動了。

金融城東區規劃圖

二是,據廣東電視臺房產頻道報道,有業內人士爆料,金融城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控規調整,金融城即將進行限高解禁,消息可能很快會公佈。

喜大普奔,爲此,編輯去實地看了看,發現金融城的核心區之一——起步區,不少建築已經復工,開始長個兒了。這說明金融城解除“限高令”,真的要開始倒計時了。

01

金融城進展太慢,曾影響企業對廣州的信心

大家知道,廣州這幾年的經濟下行壓力還是蠻大的,GDP先是被深圳超過,現在又面臨重慶趕超的壓力,現在的廣州真的很需要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捍衛自己的城市地位,增強市民對城市的信心。

在此意義上,金融城一直被寄予厚望,廣州要成爲一線城市、世界先進城市,以金融爲核心的高端服務業,一定不能缺位。

事實上,自2012年金融城相關規劃出臺之後,企業和市民也是信心滿滿,很多開發商攜重金到金融城拿地,很多企業計劃把總部搬到金融城,很多投資者下重注到金融城購置寫字樓,他們都是用真金白銀給金融城投票的,是金融城發展最堅定的支持者。

然而時隔8年,金融城至今還是一片工地,進展着實慢了點,這讓不少企業和投資者對廣州的信心產生了動搖。

在此意義上,最近這兩則消息算是給市場傳遞了一點信心,真心希望金融城的推動速度能夠再快一點,早日竣工、早日交付,讓企業和投資者重拾對這座城市的信心,也讓廣州儘快找到新的增長動能,捍衛好一線城市的經濟地位。

02

廣州甲級寫字樓,將邁入金融城時代

只要施工不受影響,相信金融城的崛起指日可待,再加上廣州期貨交易所籌備組的成立、金融方城的啓動以及“一行三局”的支持,可以合理地預見,多方集中發力下,廣州甲級寫字樓的市場將全面邁入“金融城時代”。

從此,天河CBD中,珠江新城不再孤單,金融城將開動引擎,貢獻出可觀的產出,虹吸龐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成爲廣州甲級寫字樓的新一極。

金融城效果圖

這片土地不大,承載的卻是廣州“全村的希望”。

尤其是金融城起步區,它定位爲高端金融,從金融城的規劃中可以看出,廣州金融城的眼光早已經跨越片區,而是對標國際金融中心——倫敦金融城,致力於服務全廣州金融需求。

最近一段時間來,金融城正強勢復甦,年內續建、新開工、竣工的項目共有13個,總投資約4108.6億元。

金融城效果圖

未來,以金融城爲核心,廣州將培育出一整套的現代金融業體系,增強廣州在中國金融版圖中的醒目度。金融城破冰的重要性,已經突破了地理限制,而是成了關乎廣州金融創新、現代商貿行業能否高水平提質增效的關鍵節點。

作爲金融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金融城備受珍視,天河區給予了其最重磅的金融和產業政策。

針對金融企業,每年擬投入3億多元扶持金融企業發展:

對新設全國性金融市場交易平臺,將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金融機構全國總部入駐廣州,將給予的獎勵超過2500萬元

對新設立和新遷入法人金融機構,按照註冊資本規模給予最高2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在境內外證券V市場新上市的企業、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及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的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30萬元的補貼

……

同時還有多項產業產業政策:

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最高可獲95萬元及剩餘產值的0.004%予以支持

支持招商機構引進投資:最高可獲50萬一次性補助

支持重點企業落戶:最高可獲1億元資金支持

……

這意味着,只要在金融城,金融企業和相關產業就能獲得相應補貼,此舉將吸引更多優質的企業和人才落地生根,與金融城共同發展壯大。

03

廣州首個5G寫字樓橫空出世

破冰的第一槍已經打響,“金融中心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就像金融城現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一樣,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踏準市場節奏,才能乘風破浪。在“金融城時代”來臨前,如果能入駐廣州金融的“未來之城”,投資收益、身價無疑將跟着金融城水漲船高。

廣州金融的“未來之城”長什麼樣?《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顯示,起步區將“立足廣州,依託珠三角,面向東南亞,打造成:新型城市化最佳示範區,國內領先的金融集聚區……”

志在四海,“錢”途光明,引得廣州乃至全國知名巨頭押注金融城:平安保險、廣發銀行、廣州國際控股集團、三七互娛、南方財經全媒體等金融機構、數據公司和財經媒體都是金融城的“居民”。

羣雄之中,佔據C位、擔當金融城門戶與封面的當屬匯金中心

項目由世茂集團、華潤集團、合景泰富集團三巨頭聯袂鉅獻,絕對的“含着金鑰匙出生”,而且佔位金融城最核心的起步區,是金融城在建項目中的第一高樓。

匯金中心效果圖

從曼哈頓、中環、陸家嘴、珠江新城等CBD的經驗來看,地標建築往往萃取了整個商務區的精華,是萬衆矚目的價值制高點。以天河CBD爲例,高檔寫字樓有數百棟,多如牛毛,但所有人都知道東塔和西塔,原因很簡單,它們有着鶴立雞羣的高度。

在此意義上,作爲金融城在建第一高樓,匯金中心將萃取金融城之精華、代言廣州金融界之形象,其發展空間之大,不可限量。

對任何一個CBD來說,地標建築一定是衆星捧月的存在,最好的地段、最好的配套一定會優先滿足它,比如地鐵,我們來看看金融城的交通規劃圖:

如圖所示,匯金中心緊鄰黃埔大道這條金貴的城市級主幹道,而且是金融城在建項目中距離科韻路地鐵、金融城交通樞紐、地下商業空間最近的一個。

對金融精英來說,在飛機上和高鐵上的時間,可能比在辦公室還要多。一個成功的金融中心區,必須能夠快速抵達高鐵站和機場。

而在匯金中心辦公,步行僅約100米即可到達地鐵站,未來可實現四站抵達廣州南站,五站抵達白雲機場,擁有這種便捷度的商務區在整個灣區都比較少見,未來珠江新城的商務人士都可能要借用金融城的強大交通來通勤。

一流的商務區,不僅要有高大上的硬實力,還要有鮮活的煙火氣。

爲此,金融城在起步區打造了213 萬㎡的全國最大地下空間,共有5層,魔幻感十足,足足相當於3.6倍花城匯,涵蓋文、娛、食、商、行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種玲琅滿目的豐富生活,就在匯金中心門口,讓人流連忘返。

“金融科技”現在是個熱門詞彙,有金融,豈能少得了科技?

地處金融城,匯金中心在科技方面不吝投入,攜手阿里雲,提供了多達64項智能化王炸功能,比如帶有人臉識別認證通行、通行異常緊急告警、人體體溫異常報警、全天候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等等。

憑此,匯金中心將成爲廣州首座5G智能寫字樓。

所謂5G寫字樓,即Great Security(安全)、Gentle office(舒適)、Green Intelligence(智能)、Gorgeous Service(服務)、Good Health(健康),是經濟高度集約化、城市高度智能化、建築高度生態化之後出現的新型寫字樓產品,完美契合金融城的規劃定位和實際需求,堪稱天作之合。

科技以人爲本,匯金中心還充分考慮到上班族的舒適性。

爲了營造更好的辦公體驗,匯金中心不惜大手筆打造了足足15米高的入戶大堂,開闊大氣,而一般五星級酒店的大堂,也不過12米。

爲了更好的採光和通風體驗,匯金中心採用中空雙銀Low-E玻璃設計,不僅顏值過人,還阻擋了牆外的喧囂,以及防曬、隔熱、採光等功能一應俱全

通風性向來是寫字樓的一大痛點,爲此,匯金中心配備了獨立新風系統、辦公微正壓送風系統等,讓寫字樓也能“健康呼吸”,即使是坐在辦公室裏,也能聞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氣。

明明可以靠地段、配套喫飯,卻偏偏要靠產品,這樣的匯金中心,真的太實在了。

一面是“金融城第一高樓”C位擔當,一面是金融科技兩手抓的跨界達人,匯金中心將區位選址、形象展示、產品匠造都做到了極致,實現了“實力派”與“偶像派”的完美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