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肉当然能吃,我们的史前祖先就靠吃大象肉为生,吃了几十万年。现在非洲、亚洲还有不少人吃大象肉。不过大象是保护动物,我们就别打它们的主意了。

大象是长鼻目象科的统称,不管是已经灭绝的猛犸象、古棱齿象、矮象,还是现存的亚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都可以称为大象。

人类吃大象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数十万年前的史前时期,各地区发掘的早期人类遗址都证实我们的祖先喜欢猎食巨大而笨拙的象类。在约旦河边一处78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遗址中发掘出了史前象类的头骨,头骨上面有击打痕迹,说明它遭到了人类的狩猎,这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狩猎活动。

而40万年前生活在亚洲西部的直立人也喜欢捕食象类,据研究称他们60%的食物是象类,频繁的捕食导致了当地象类的灭绝。

在德国北部舍宁根一个更新世遗址中出土了10头30万年前-3万年前的大象化石,在其中一头大象的骨骼上发现了许多啃咬、砍砸的痕迹,在化石不远处还发现了小石片和投掷棍等工具。研究人员认为,早期人类会猎食大象,还会食用大象尸体,他们会用小石片从大象骨骼上剔下肉和脂肪。

在北半球出土的很多猛犸象化石上都发现了人类留下的痕迹,波兰生物学家在一具2.5万年前的猛犸象骨骼中发现了一块燧石碎片,这是早期人类猎杀猛犸象的直接证据。

直到清朝都还有吃猛犸象肉的记载。

清朝大臣图理琛在1712年-1715年出使土尔扈特部,将见闻写成《异域录》,书中记载了一种叫“麻门槖洼”(应为当地土话音译)的生物,产于雅库特。书中描述到:“身大如象,重万斤,行地中,见风即死……肉性极寒,食之可除烦热云。”图理琛描述的这种生物很大可能就是西伯利亚冻土里保存完整的猛犸象遗骸,可见当时还真有人吃冰冻猛犸象的肉。

在2011年,我国著名的“古生物美食家”邢立达也大胆烹饪并品尝了冰冻猛犸象的肉,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在吃之前服用了抗生素,据他描述,猛犸象肉吃起来和野猪肉差不多,很粗糙,有怪味。

大象作为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群体,直到现在都有不少人吃它们的肉。

▲一群非洲居民在1小时之内瓜分了一头死亡的大象。

在非洲,如果一头大象死在了居民区附近,那很快就会被附近的居民给分割搬走,对他们来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津巴布韦保护组织也会把筛杀的大象切割,制熟杀菌后低价卖给该国的贫困人口。非洲农牧业落后,食物稀缺,一些贫困地区的人只能靠吃丛林肉为生,丛林肉就是各种野生动物的肉,2016年国际森林研究中心统计,丛林肉提供了非洲中部人口蛋白质摄入量的80%,吃“丛林肉”也是非洲瘟疫频发的原因之一。

在亚洲目前也存在吃大象肉的现象,甚至还走私象肉。参考几则新闻——《泰国盛传象肉可“壮阳”,大象朝不保夕》、《传泰国数家餐馆卖象肉,生殖器及象鼻均成桌上餐》、《森林公安获疑似盔犀鸟、鹿茸角、大象肉等一批野生动物制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