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特約記者 劉俊韜 萊陽報道

11月18日上午,省委選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萊陽市總隊帶小隊一行6人冒雨驅車出行並步行近百華里,下沉進村入戶排查,與駐紮在馮格莊街道舊店村和古柳街道東古城村工作組隊員一道,對村中散居租住戶,特別是五保戶、烈軍屬、殘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進行走訪,重點了解過冬物資準備情況,建立“一戶一檔”,發現問題及時督促解決,確保拆遷戶和特殊人羣溫暖過冬。

據瞭解,11月9日,萊陽市總隊隊長參加省委選派工作隊領導小組辦公室馬常春副主任在煙臺召開的調研會當天,得知省委劉家義書記、李幹傑省長多次強調今冬可能出現極端寒冷天氣,要求關注羣衆特別是拆遷村居的百姓過冬問題後,立即通知總隊與小隊,以我爲主,主動作爲,安排各住村工作組迅速實施摸排,重點排查2個整體拆遷村莊——馮格莊街道舊店村和古柳街道東古城村分散居住的羣衆租房和過冬情況,其餘各住村工作組特別關注各村五保戶、烈軍屬、殘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確保他們溫暖過冬。11月10日,萊陽市總隊帶小隊隨即展開摸排,下沉至2個整體拆遷村聽取鎮街和村黨委、支部情況介紹,瞭解所有拆遷農戶租住情況,結合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逐村逐戶建立“一戶一檔”,對每一戶今冬明春取暖情況進行全面瞭解,爲所有農戶送去組織的呵護,特別是讓所有拆遷農戶都能感受到省委省政府、煙臺市委市政府和萊陽市委市政府的關懷。

在前期面上瞭解2個集體拆遷村所有農戶分散居住的情況後,18日上午,萊陽市總隊帶小隊深入到所屬農戶租住的城鄉各點,走進居家實地察看,做到了心中有數、手裏有招,確保解除工作組所在村所有農戶租住房屋溫暖過冬的後顧之憂。

上午9時,萊陽市總隊帶小隊6人,首先來到馮格莊街道舊店村隋夢君家中,隋家租住於童暉公寓,面積約90平方米,供暖方式爲集中供暖,根據政策每月領取1400元房租補貼,該公寓每年租金1.5萬元,過冬無憂。隨後,一行人又冒零星小雨來到舊店村張雲來家中,夫妻二人租住於該街道馮格莊村民房,院子加四間正房面積約160平方米,年租金3600元,供暖方式爲燒柴暖炕,自購煤是村委幫助聯繫的清潔煤,根據政策享受拆遷戶每月1400元房租補貼,取暖無憂。工作組組長鄒少雁認真聽取情況介紹,邊聽邊記相關情況,完善“一戶一檔”,並與隨行的村黨支部書記交流,張雲來去年患輕微腦溢血經及時救治目前已無大礙,今年一直未外出打工,經濟收入捉襟見肘,需要村黨支部予以及時關注。

10時30分左右,一行人來到古柳街道辦事處紅土崖村,走進古柳街道東古城村整體拆遷戶租住在此的68歲戶主楊金山家中,楊金山是上世紀80年代七級傷殘軍人,目前傷殘補助每年兩萬餘元,妻子68歲務農,房租每年5000元,由兩個兒子負擔,利用空調、燒煤取暖過冬。總隊、小隊一行在楊金山家中喝茶拉家常,感受傷殘軍人的博大情懷,更加堅定了做好農村工作的信心和決心。隨後,一行人又來到該村同樣租住於此的陳兆佐家中,戶主陳兆佐88歲務農,貧困戶,妻子91歲,小兒子因小兒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父母照顧,2019年年收入6300餘元(光伏發電、養老補貼、殘疾補貼、高齡補貼、特困供養戶兜底及殘疾護理費),房租3000元/年,利用燒煤土炕取暖過冬。工作組組長隋燕每到一戶,主動詢問,登記造冊落實“一戶一檔”,隊員於長志不失時機地提醒燃煤取暖一定要注意通風,防止煤氣中毒。

萊陽市總隊帶小隊採取下沉工作法瞭解農戶禦寒過冬情況,對住村工作組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總隊要求,在小隊的領導下,各工作組再利用10天左右時間,於11月25日前將各村全部農戶登記在冊,完成“一戶一檔”,切實掌握過冬取暖情況,協調鎮街爲缺煤少柴的農戶提供購買清潔燃煤和柴火,從根本上解除農戶後顧之憂,把省委省政府、煙臺和萊陽兩級市委市政府的溫暖通過工作隊送到每一個拆遷農戶、特別是特殊人羣家中。此舉得到了廣大農戶的普遍好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