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是孩子们用来求生应对手段,他们害怕被抛弃,所以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

-----美国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

凌晨的浙江街头徘徊着一个小男孩孤独的身影。

路人经过后,急忙向前询问,却引起了男孩的哭诉。

小男孩大哭

“爸爸说妈妈去世了。” “爸爸不让我回家。”“都是因为我不听话。” “我不知道我能去哪。”

孩子的一声声哭诉,直戳的路人心疼,路人立马安抚了孩子,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察经过对孩子的询问,打听到了孩子爸爸的联系方式。

孩子爸爸来到现场后,第一时间与孩子一起抱头痛哭。

面对民警与路人的训斥,这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崩溃了:“我也不想的,我一边带他一边要工作送外卖,他总是不愿学习,我实在没办法,太生气了。”

“我生病一个月了,但是我一天假也不敢请。”男孩的爸爸停不住地哽咽。

很多人听了都可以理解这位爸爸的一时冲动,单亲爸爸同时兼顾家庭与生活,孩子却不听话,难免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教育手段。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一个人凌晨的无家可归,又会给他的心灵带来多大的伤害呢?

这位爸爸与其看到孩子不学习,气愤把孩子锁到家外面,不如带着孩子一起送外卖,让孩子体会到爸爸的辛苦,能好好地对待学习。

无独有偶,另一位妈妈面对孩子的不学习的情况,也采取了极端的手段。

这位妈妈在发现孩子不用心学习后,一气之下跳了井,无论孩子怎么哭泣,下跪请求,就是不上来。

最后逼迫孩子给自己发誓,永远都好好学习以后,才满意地拉住了消防员递下的救援绳索。

这两位家长的教育方式何其相似,极端到让人毛骨悚然。

著名育儿专家王人平教授针对这种家长的教育手段,直言:这些家长爱孩子的学习态度与成绩胜过了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了命,胜过了亲子关系,这样的家长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压力与个人情绪负责,所以选择了让孩子来承担。

当家长因为孩子学习上的错误就开始采取极端手段的时候,已经开始以爱的名义行伤害孩子的事情,这样沉重的爱,孩子很难承担,于是不幸开始了。

这种为你好,就是伤害孩子的一把把无形的软刀子,那位父亲没有想过孩子丢了怎么办,这位母亲也没有想过自己真得淹死了怎么办。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子女之爱父母,则是小心翼翼地讨好。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待,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虐待。

所以这种在现实中,看起来就充满压迫性与操纵性的爱,我们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应该杜绝。

年龄小的孩子学习能力差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父母不用过于的恨铁不成钢,从而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伤孩子还伤自己。

(1)贪玩是天性

很多孩子,就像上面事例里的那个小男孩,每次学习的时候总是过于调皮,永远进不去学习的状态。

这都是因为孩子年龄过小,贪玩的天性还没有消失,而学习能力与状态又需要长久的耐心培养和时间的过度,只要等孩子在大一些就可以自动养成了。

所以父母要体谅孩子的这种心态,帮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例如利用著名的心理益智玩具舒尔特方格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在玩耍中找到学习状态。

(2)大脑开发度不够

经过相关的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智商是分阶段成长的,而男孩的智商发育的要比同龄女孩要晚一点,所以小学的与幼儿园的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

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益智玩具,提高孩子的大脑开发度,让孩子更加聪明。

儿童心理学家陈忻曾说过一句话,对孩子的期待值、要求,不要超出他本身的能力与他此阶段的发展状态。

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不要认为孩子没用心,也不要说孩子笨,更不要采取极端惩罚手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如果接纳到的是爱、鼓励与肯定,那么他会比同龄人的人格更完整,如果总是接纳身边人的过高要求与苛责,只会让孩子抑郁,“反自我”。

(3)孩子处于发育期

孩子们处于一个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代谢非常旺盛,所以经常性的犯困来补充身体所消耗的能力。

而当孩子需要发育的时间段与家长让孩子学习的时间段重合了以后,那么孩子的学习状态就会极差,根本学不进去。

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第一时间就对孩子进行斥骂,指责孩子学习不用心,而是要仔细分辨孩子的具体状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

我是宝妈,一位成长中的多平台育儿作者,在育儿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每篇科普都是根据相关科学文献和多年自我育儿经验进行的总结,关于今天的讨论内容,各位家长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评论区,我会及时观看并进行沟通,如果科普内容有什么不足,欢迎大家指出,我会及时进行更正,带给大家更科学有效的育儿好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