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野

衆所周知,由於今年突發的疫情,導致了各個行業都受到重創,汽車行業也是如此。現如今,隨着生活水平的越來越好,人們的出行也是有更多的選擇,但大部分的人都會開私家車出行,這也成爲當代人的出行的潮流。據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的機動車保有量有3.65億輛,而汽車數量高達2.75億輛,這也說明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一輛車。

然而,隨着汽車數量逐漸變多,汽車尾氣也對空氣污染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且機動車污染已經成爲了我國大氣污染的最重要因素。但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大量減少了汽車尾氣帶來的污染,所以經過幾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也逐漸成爲了新興企業。我國也是爲了能讓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更快的發展,從而也推出了不少的政策,給予一定的幫助。近幾日,有相關部門人士就表示,對於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一定要加強力度支持。

從而有了國家的扶持,這也讓不少的人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很看好。但是現實就是很殘酷,就在看好這個行業有發展前景的時候,卻有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面臨着破產清算的道路,它就是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江汽車。根據餘杭區人民法院頒佈的破產文書顯示,長江汽車已經被法院裁定進入破產清算申請,也成爲了又一個倒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實際上,長江汽車早在1954年就已經成立,其前身就是杭州公交客車廠。這家公交車車廠不僅是全國公交車車輛的生產公司,而且也是我國電車生產的廠家之一。到了2013年,五龍電動車注資重組了杭州客車,也就是現在的杭州長江汽車公司,而且杭州汽車也成爲了中國最早一批的造車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五龍電車不僅是港股上市公司,而且香港富豪李嘉誠也是特別青睞。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投資五龍電動車,並且持有大量的五龍電動車的股份,曾經拿過最大的股份是排在第三位。所以有着李嘉誠這個“大心臟”,長江汽車就有了很大的底氣,在獲得幾十億的注資後,長江汽車未來前途一片大好。

在2016年,在很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還沒有出世時,長江汽車也就成爲了第二家擁有“雙資質”的汽車企業。後來再加上實力雄厚的背景,長江汽車也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一時間就成爲了當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霸主。在同年的4月份,長江汽車也發佈了“長江EV”,爲建廠準備投放產量,並且預計了一期年產量是10萬輛;二期年產量能達到30萬輛。而且,長江汽車還在多個地區進行擴張,從而成立了深圳、成都、貴州等長江子公司,其中也得到不少的投資。

但萬萬沒想到,曾經掌握51億巨大資產多的長江汽車,卻在短短的四年之中揮霍一空,不僅沒有造出預想的車輛,而且還面臨着停產、欠薪、破產清算的情況。但其實這也是能預想到的,在2018年的時候,長江汽車就已經陷入了資金缺乏的局面。不僅如此,長江汽車在中巴和客車市場也遭到了重創,每年的總銷售量也不超過1000輛。而且在2019年,長江汽車就已經出現了停工停產,還拖欠着大多數人的薪資。而面對這樣的局面,母公司五龍電動車也是束手無策。實際上,早在2011年的時候,五龍電動車就開始了年年虧損的狀態,一直持續了9年的時間。

據數據顯示,五龍電動車從2015年至2019年期間,公司虧損分別爲4.1億港元、2.28億港元、5.55億港元、22.30億港元和19.9億港元。然而,五龍電動車也在今年的7月份因違反上市規則,從而被港交所停牌,其公司市值也只剩下4.76億港元。這也表明了,五龍電動車自己都自身難保,但是長江汽車“落幕”,與五龍電動車也會有一定的聯繫。現在的長江汽車不僅燒光了幾十億,而且其負債也達到了30億元,累計拖欠員工工資4000萬。

總體來說,長江公司作爲一家擁有“雙資質”的車企,從之前的輝煌到現在的落幕,這也讓很多的人都想不到。雖然說新能源汽車未來前景比較好,但是有着長江汽車這樣的例子,也給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加以警告,如果想要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下去,就必須要考慮很多的問題,那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會如何,那以後的事只能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小聖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