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蕭

截止到2019年,我國的總人口是14.0005億人,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過,雖然我國的人口總量依然世界第一,但我國的人口紅利卻在逐年減少。所謂“人口紅利”,其實就是指那些青壯年勞動力。衆所周知,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青壯年勞動力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所以青壯年勞動力減少,無疑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正常發展。

目前,我國的人口結構,主要呈現出老年人越來越多,出生人口越來越少的態勢。截止到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這意味着,我國即將從“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但是另一方面,近些年我國的新生兒出生人數逐年下降,2016年爲1786萬人、2017年爲1723萬人、2018年爲1523萬人、2019年爲1465萬人。老年人增多的同時,年輕一代又得不到補充,久而久之,青壯年勞動力就變少了。

那麼,我國的出生率爲什麼會減少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的專家認爲,是因爲當下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庭迫於經濟壓力,才選擇少生孩子。還有專家認爲,是因爲當下人們的思想發生了轉變,認爲一個子女也挺好,不僅作爲父母的撫養壓力小,還可以把全部的資源都給一個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成才的幾率也會大很多。其實,除了上述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因素也是造成我國新生兒數量逐年減少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結婚的人數變少了。

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結婚登記共947.1萬對,較上年減少63萬對,同比減少6%。與此同時,2019年國內離婚登記共415.4萬,較上年增加35萬對,同比增加9%。而2019年,也是近10年來,我國結婚數量首次低於千萬對的一年。一方面是離婚率高,一方面是結婚率低,此消彼長之下,肯定會影響到出生率。那麼,當下的結婚人數爲何會越來越少?

對男性來說,娶老婆太難了據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男性人口爲7.1527億人,女性人口爲6.8478億人,總人口性別比爲104.45(以女性爲100)。可以看到,我國當下的男女比例相差懸殊,這意味着將有超3000萬男性面臨着娶妻困難的情況,甚至會“打光棍”。而由於男多女少,所以在擇偶方面,女性也變得越來越挑剔,畢竟她們的選擇權會更大一些。

現如今,結婚大多都要求有車有房,這是最基本的“標配”。其中,房子還不能是農村老家的房子,起碼也得是縣城裏面的房子,要求高一點的,則是市區裏面的房子。至於車子,要求低一點的,是有輛車就行。要求高一點的,起碼得20萬元以上的車子。滿足“車房”條件後,一些地區還有“天價彩禮”的習俗,彩禮金額動輒就是20—30萬元。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的男性,就面臨着娶不到老婆的情況。

2·對女性來說,不想過早結婚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認爲男性纔是單身的主力大軍,事實上並非如此。當下,單身女性的人數,並不比男性少。這主要是因爲隨着時代的發展,女性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變得越來越獨立,不願意過早結婚,更不願意過早生孩子。當然,還有很多年輕人男女,都存在“眼高手低、寧缺毋濫”的情況,哪怕明知自身條件不好,也不願意遷就,寧肯一個人單着。

3·國家出手整治“妻荒”

因爲思想觀念而不想結婚的情況咱們就不多說了,畢竟自己想單着,外人也無法干預。但因爲經濟原因而不能結婚的情況,例如“天價彩禮”,外力就可以干預,也必須對其進行整治。前段時間,面對天價彩禮,民政部出臺了《關於開展婚俗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整治試點中出現的高價彩禮、低俗婚鬧、奢侈浪費等現象,促進社會風氣向好的方向運行。據悉,在這個大綱的指導下,不少省份都針對自己省內的具體情況,實施了一些新規,例如河南省規定,結婚總費用不超過6萬元,第二次婚姻不得設宴。

除此之外,國家也開始着力改變農村地區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一方面,樹立男女平等理念,逐漸縮小男女比例差距。另一方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降低離婚率。可以預見,在國家的幫助下,未來娶媳婦將會越來越簡單。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小聖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