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童木

生老病死,人生定律。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看透生死”很難,“看病”更是不容易。雖然咱們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越來越完善,不過面對幅員遼闊、人口衆多的國情,“看不起病”的情況仍然存在;尤其最怕“大病一場”,往往要掏空全家人的錢包。每當這個時候,醫院就成了病人的所有指望,而且越好的醫院越是人滿爲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醫療資源還不均衡;就像今天要說的“主角”——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雖然近年來在醫療領域大放異彩,更是被稱作“中國最大醫院”,背後卻突顯了河南這一大省之“尷尬”。

作爲河南這一人口大省的“首席”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本省享譽盛名,不過在全國範圍內的名氣就有些一般了。事實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歷史悠久;其始建於1928年,距今已接近百年。不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最受人關注的不是歷史,而是建造規模:該院早期的牀位就達到了50000張,隨着醫院發展,如今的病牀數量更是已經超過10000張。既然敢於鋪設如此多牀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接診量自然十分“恐怖”;事實上,據網絡數據顯示: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門診量高居全國第一,單日可達21600人次!

如此大的人流量,排隊看病自然成了“家常便飯”。很多時候,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看病:掛號需要排隊、檢查需要排隊,甚至連乘坐每層的手扶電梯也要排隊。這裏所說的排隊可不是三五分鐘,而是經常超過半小時或者一小時;甚至經常有人在熱門科室,從上午排到了下午……正因如此,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被網友們稱作“中國最大醫院”,甚至還被人戲稱爲“全球最大醫院”——不完全因爲醫院規模大,還因爲其人流量十分嚇人。

在很多人看來:如此體量的一家三甲級醫院,每年的收入應該也相當可觀。事實上,就在十幾年前,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終都沒有脫離瓶頸;2008年時,整個醫院的營收只有6.8億元,可以說有些“可憐”。好在隨後闞全程院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醫院在隨後幾年中迅速發展;只用了10年時間,就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營收拉高到了100億元。去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現了約120億元的收入,可見增長勢頭未減。

2020年11月中旬,已經推出10餘年的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出爐,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得了第18名的好成績。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時,復旦版《排行榜》中只有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家上榜;而且該院排在最後的第100名,被一些網友看作是“同情上榜”。如今僅僅過了9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全國排名就上升了82位,可以說令人十分驚喜。

從各項得分來看,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科研學術權重方面越來越出色;13.193的得分,僅僅落後於北京協和醫院、華西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三家,排在全國第四位。只不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聲譽”方面比較喫虧,只有11.402分;與北京協和醫院的80分。華西醫院的64.259分等相比,差距一目瞭然。由此可見,與很多全國知名醫院“名聲在外”相比,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可謂“名聲在內”——在河南省內相當知名,甚至全省的病患都想要去該院就醫,;然而在全國範圍內,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並沒有太多優勢。

事實上,不僅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有些“尷尬”,榜單還顯示出河南這一人口大省醫院系統的“尷尬”:榜單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擠進“前20”的同時,可以說再無其他“亮點”;因爲除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之外,全省只有河南省人民醫院進入榜單,而且排在80名開外。

整體來看,河南知名醫院,在全國範圍內“拿得出手”的並不多;而從本省情況來看,除了省會鄭州之外,其他小城市的地方醫院,絕大部分都有些“拿不出手”——從一定程度上講,這也是造成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人滿爲患”的原因之一。對於這一現象,正在讀文章的你們又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