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粉絲私信小艾:“去年母親的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得了癌症,那之後我每天都會給母親清洗身上的癌病性潰瘍,結果現在發現自己乳房上也出現了腫塊,有點擔心,所以請問身體不好,接觸了癌症病人的血液會被傳染嗎?”

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的細胞是有規律性的自我複製,並且可以分化成其他種類的細胞,而細胞在分化和複製的過程中,發生了基因突變,突變的累積便會引發癌症。

癌症的出現是因爲自身的細胞分化出現了問題,因此旁人接觸癌症患者的血液是不會被傳染的,上面這位粉絲出現的乳房腫塊,很可能是照顧家屬壓力大,休息時間不夠導致的乳腺增生,並非被傳染了癌症。

癌症不會傳染,但會通過病毒“感染”

有人或許會問:既然癌症不會傳染,那爲什麼還會有“夫妻癌”、“家庭癌”的出現呢?

答案很簡單,雖然癌症不會傳染,但是致癌病毒會“傳染”,尤其是親人之間密切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使得這些致癌病毒很容易在家人之間進行傳播。如可致胃癌的幽門螺旋桿菌、可致肝癌的乙型肝炎病毒等。

另外,由於家族間趨同的生活習慣和致癌環境,也會導致“夫妻癌”、“家庭癌”的出現。

生活習慣如飲食上的高鹽、高糖,食用醃製、黴變食物;不愛運動;喜歡熬夜等;致癌環境如家庭裝修、周圍空氣環境等,另外,如果家中有人抽菸,使得其他家人長期接觸抽二手菸、三手煙,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病毒加速癌症發生發展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和病毒有關,也不是感染了致癌病毒就會得癌,但一些特定的病毒,和癌症的發生的確有密切關係。

病毒可以編輯癌基因,促進細胞癌變;或者某些致癌病毒可以將基因組插到人體的基因組中,引起人體基因組紊亂,從而活化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

此外,病毒還可能引發持續性炎症,在持續性的刺激之下,組織會出現炎性、不典型的增生,在長期的積累之下最後發展成爲癌症。

·謹防4種病毒感染,警惕癌症

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國,85%-90%的肝癌都與乙肝有關,而大多數的乙肝都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乙肝病毒會對肝細胞進行破壞,同時導致細胞癌變。乙肝病毒可由血液、母嬰、性傳播,大家要注意預防。

人乳頭狀瘤病毒:人乳頭瘤病毒也就是HPV病毒,可致多種性病的發生,還可以導致口腔癌、宮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肛門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

HPV病毒可由血液、母嬰、性、醫源性感染,目前HPV疫苗可預防大部分致宮頸癌的人乳頭瘤病毒類型,男性的過長包皮環切術也是預防女性宮頸癌的重要措施。

EB病毒:這是第一種被發現和人類癌症有關的病毒,目前EB病毒和鼻咽癌、膽囊癌、淋巴癌、甲狀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相關。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有90%以上的成年人曾經感染過EB病毒。

不過EB病毒在體內的潛伏期很長,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在宿主免疫力低下的時候,EB病毒會使被感染的B淋巴細胞大量增殖。

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使用公筷,避免合餐制其實是不錯的預防手段。

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可導致多種胃部疾病,主要通過口-口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認爲,有78%的胃癌可歸因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慢性感染。

·曾木聖:病毒與腫瘤亦敵亦友

雖然致癌病毒會促進癌症發生,但在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名醫功夫茶”會場,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曾木聖教授表示,利用病毒對腫瘤進行治療,是科學界的興趣所在。

比如溶瘤病毒,就是用改造後的病毒治療癌症,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或者直接殺死癌細胞。

而且病毒還可以用來製作癌症疫苗,包括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預防性疫苗包括HPV疫苗、乙肝疫苗等,可以控制病毒的感染,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

治療性疫苗是將癌症抗原注射到患者身體內以激活免疫。

病毒還可以抗炎、誘導機體自身T細胞免疫等,都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癌症。所以,雖然病毒能夠導致癌症的發生,但我們也可以利用病毒治療癌症,“病毒與癌症亦敵亦友”。

總結:

癌症本身並不會傳染,但是不良生活習慣或相同的致癌環境會讓致癌病毒感染可能性增大,所以平時要多注意對病毒的預防,防患於未然。

參考資料:

[1]《曾木聖教授:病毒與腫瘤,爲何說“亦敵亦友”?》. 醫學界腫瘤頻道.2020-11-16

[2]《新發現:癌症擴散的主力,竟然不在染色體上》.大科技雜誌.2019-12-14

[3]《超易中招的幽門螺桿菌 我們該拿你怎麼辦》.錢江晚報.2019-8-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癌細胞#病毒#致癌收藏

另外,由於家族間趨同的生活習慣和致癌環境,也會導致“夫妻癌”、“家庭癌”的出現。

生活習慣如飲食上的高鹽、高糖,食用醃製、黴變食物;不愛運動;喜歡熬夜等;致癌環境如家庭裝修、周圍空氣環境等,另外,如果家中有人抽菸,使得其他家人長期接觸抽二手菸、三手煙,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病毒加速癌症發生發展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和病毒有關,也不是感染了致癌病毒就會得癌,但一些特定的病毒,和癌症的發生的確有密切關係。

病毒可以編輯癌基因,促進細胞癌變;或者某些致癌病毒可以將基因組插到人體的基因組中,引起人體基因組紊亂,從而活化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

此外,病毒還可能引發持續性炎症,在持續性的刺激之下,組織會出現炎性、不典型的增生,在長期的積累之下最後發展成爲癌症。

·謹防4種病毒感染,警惕癌症

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國,85%-90%的肝癌都與乙肝有關,而大多數的乙肝都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乙肝病毒會對肝細胞進行破壞,同時導致細胞癌變。乙肝病毒可由血液、母嬰、性傳播,大家要注意預防。

人乳頭狀瘤病毒:人乳頭瘤病毒也就是HPV病毒,可致多種性病的發生,還可以導致口腔癌、宮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肛門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

HPV病毒可由血液、母嬰、性、醫源性感染,目前HPV疫苗可預防大部分致宮頸癌的人乳頭瘤病毒類型,男性的過長包皮環切術也是預防女性宮頸癌的重要措施。

EB病毒:這是第一種被發現和人類癌症有關的病毒,目前EB病毒和鼻咽癌、膽囊癌、淋巴癌、甲狀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相關。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有90%以上的成年人曾經感染過EB病毒。

不過EB病毒在體內的潛伏期很長,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在宿主免疫力低下的時候,EB病毒會使被感染的B淋巴細胞大量增殖。

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使用公筷,避免合餐制其實是不錯的預防手段。

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可導致多種胃部疾病,主要通過口-口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認爲,有78%的胃癌可歸因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慢性感染。

·曾木聖:病毒與腫瘤亦敵亦友

雖然致癌病毒會促進癌症發生,但在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名醫功夫茶”會場,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曾木聖教授表示,利用病毒對腫瘤進行治療,是科學界的興趣所在。

比如溶瘤病毒,就是用改造後的病毒治療癌症,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或者直接殺死癌細胞。

而且病毒還可以用來製作癌症疫苗,包括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預防性疫苗包括HPV疫苗、乙肝疫苗等,可以控制病毒的感染,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

治療性疫苗是將癌症抗原注射到患者身體內以激活免疫。

病毒還可以抗炎、誘導機體自身T細胞免疫等,都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癌症。所以,雖然病毒能夠導致癌症的發生,但我們也可以利用病毒治療癌症,“病毒與癌症亦敵亦友”。

總結:

癌症本身並不會傳染,但是不良生活習慣或相同的致癌環境會讓致癌病毒感染可能性增大,所以平時要多注意對病毒的預防,防患於未然。

參考資料:

[1]《曾木聖教授:病毒與腫瘤,爲何說“亦敵亦友”?》. 醫學界腫瘤頻道.2020-11-16

[2]《新發現:癌症擴散的主力,竟然不在染色體上》.大科技雜誌.2019-12-14

[3]《超易中招的幽門螺桿菌 我們該拿你怎麼辦》.錢江晚報.2019-8-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