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億年前的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莫過於奇蝦了。它有一對帶柄的巨眼,一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一對長長的尾叉。它雖不善於行走,但能快速游泳。25釐米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

這是一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釐米。

奇蝦還有別名:恐蝦。原因在於,它真的很恐怖。奇蝦的頭部有一對大螯,眼睛有兵乓球那麼大,最恐怖的是嘴巴,像個大碗,其中是像齒輪一樣分佈的鋒利牙齒。

奇蝦是一類體型巨大、身體造型奇特的化石節肢動物,具有大而精細的複眼、特化的捕食前附肢、口錐和游泳槳狀肢,表現出對捕食行爲的高度適應。因口錐呈放射狀,奇蝦又被稱爲射口類。奇蝦體長最大可達2米,被認爲是顯生宙海洋生態系統中最早的頂級捕食者,也是“寒武紀大爆發”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動物之一。

奇蝦的身體由非骨骼化的軟軀體構成,只能在特異埋藏的軟軀體化石庫中保存,且大部分的奇蝦化石都是離散的身體部位,曾被命名爲不同的物種。

完整的奇蝦類化石十分稀有,最早發現於加拿大寒武紀中期的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羣,此後也陸續在我國雲南寒武紀早期的澄江生物羣、摩洛哥早奧陶世的Fezouata生物羣和德國早泥盆世的洪斯呂克板岩生物羣產出。目前爲止,已報道的奇蝦類化石已達13屬21種之多,產出於全球自寒武紀早期至早泥盆世大約1.2億年間的25個軟軀體特異埋藏化石庫。

奇蝦是個大胃王,就連排泄物也有一個碗大小。古生物學家們曾在奇蝦的排泄物裏發現了三葉蟲的碎殼,三葉蟲堅硬無比,奇蝦能咬碎三葉蟲甲殼。

奇蝦的食譜可能包括其他的食肉動物。它那麼大的身體,那麼大的嘴巴,還有那樣一對大的捕捉器官,可以捕食當時最大的活物,絕對不會只喫處於食物鏈最低位置的生物,因它爪太粗,抓取微小食物反而不是那麼容易。

沒有人會認爲,在當時的海洋中,奇蝦不是‘適者’。它可以稱得上是海洋中的‘巨無霸’,處在食物鏈的頂端,能夠輕而易舉地獵獲足夠的食物,卻沒有其他生物可以威脅它的生存。但是,就像在陸地上曾經佔統治地位的恐龍一樣,奇蝦也早已絕滅了。

這種怪物引出了大大小小的未解之謎,比如,目前尚不清楚奇蝦的食譜。有些人認爲這種生物以三葉蟲爲食,證據包括寒武紀時期的三葉蟲化石上面普遍存在猶如咬痕的損傷。但近來,一些專家質疑這種觀點。

首先,沒有奇蝦糞便化石(而且也沒有胃內殘留物質)被證實合有難消化的三葉蟲骨骼的跡象。奇蝦的嘴巴也顯得過於薄弱,不足以壓碎三葉蟲的殼。鑑於三葉蟲化石上的咬痕,有人提出奇蝦可能想咀嚼或嚥下三葉蟲,但並沒有吞下它們而是吐了出來。奇蝦的主要食物可能是軟質微生物。

在4.4億多年前,奇蝦神祕地滅絕了。究竟它是因爲什麼永遠從地球上消失的?

可能因喪失物種優勢被餓死和恐龍一樣,奇蝦也沒有逃脫滅絕的命運。黃迪穎說,目前發現最晚的奇蝦,是在4.4億多年前,種族存世時間不足一億年。奇蝦是怎麼滅絕的?黃迪穎說,這還是個謎。不過他猜測,“後來海洋生物的塊頭也越來越大,一些甚至比奇蝦還大。奇蝦的這一優勢沒有了,沒有足夠的食物來滿足它的生存需要,可能被餓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