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雙十一銷售額再創新高的同時,豆瓣小組“負債者聯盟”登上微博熱搜。

無節制超前消費,賭博,創業失敗,遭遇騙局,陷入網貸……小組裏都是些因爲各種原因年紀輕輕卻債務纏身的人,他們聚在一起,傾訴後悔焦慮和恐懼。

因爲微博熱搜,潮姐得以知道“負債者聯盟”這個豆瓣小組的存在。

去組裏圍觀,光看帖子標題都讓人感到絕望和恐懼:

“有逾期超過一年的嗎?我10張信用卡,有28萬,工資3000多,不知道怎麼還。”

“以貸養貸讓我一年增加10萬。”

“負債累累又如何,大不了從頭再來(25歲,負債40萬)。”

“34歲,負債上百萬,車房都賣了,有比我慘的麼?”

“我已經連父母電話都不想接了……”

看到這些你是否也震驚:年紀輕輕怎麼能隨隨便便欠這麼多錢?沒買車沒買房,到底幹嘛了花這麼多錢?

聚集在“負債者聯盟”小組裏的人,負債的原因各不相同。

有些是無節制的超前消費,花唄借唄白條信用卡各種網貸,拆東牆補西牆,負債越累越多越滾越大;

有些是盲目創業,拿出全部身家甚至借錢投入進去,最後不僅沒賺錢,還賠個底掉;

有些本想賺點小錢,沒成想喫了大虧,陷入騙局,短短几天被騙負債幾十萬;

還有些負債累累,完全是因爲自己的惡習,遊戲氪金無度,好賭……

也是看了他們的負債經歷,潮姐才驚覺,借錢消費在這個時代有多麼容易,花唄借唄白條就不說了,百度,美團,攜程,微博……這些常用的生活服務類APP居然都可以借錢???

以前銀行貸款需要抵押物,需要擔保,現在各種APP巴不得年輕人向他們借錢,隨便填寫資料,幾千幾萬瞬間到手。

年輕人自制力差固然有錯,但如果不是借錢如此容易,他們又哪裏有這麼多錢可欠?

頂多也就是月光吧。

借錢再容易,也都是要還的,負債一時爽,還錢火葬場。

有人27歲負債50萬,也有人27歲存款50萬。

在豆瓣“負債者聯盟”之外,還有個更龐大的組織:豆瓣攢錢小組。

相比負債小組的焦慮絕望低氣壓,攢錢小組就正能量多了,大多數帖子都充滿着攢錢目標又提前實現的欣喜和對未來的滿滿信心。

小組成員的三觀也很積極,遵循着“理財就是理生活”“攢錢就是攢能力攢未來”的理念,自律,剋制,規劃,存款在變多,生活在變好。

有人覺得2020年了,還總把“攢錢”掛在嘴上,像上輩人一樣摳門節約,很不fashion,很不“愛自己”。

但再不fashiona也比渾身潮牌但債務纏身,每天都活在被催債員爆通訊錄的恐懼中,生活生活看不到希望要好得多吧?

省錢就是不愛自己?愛自己不光是即時滿足想要的全都買,讓自己內心踏實有安全感也是愛自己。

所謂“無債一身輕”,量入爲出理性消費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

潮姐很喜歡一句名言——

“我對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興、含混的事物沒有信心。我相信緩慢、平和、細水流長的力量,踏實,冷靜。”

負債消費沒什麼難的,冷靜踏實,細水長流地積累財富,纔是王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