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魯迅先生爲什麼要留“一字胡”?

一、鬍子問題曾讓魯迅先生十分苦惱

今天我們看魯迅先生的畫像或者遺照,那道濃黑的“一字胡”分外地顯眼,和先生本人“橫眉冷對”"鐵骨錚錚”的風格渾然如一體。

魯迅先生的鬍子

以至於很多人以爲,魯迅先生的鬍子,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其實先生年輕的時候,雖然便有留鬍子的愛好,但留的卻並不是“一字胡”,而是留着“向上翹起”的小鬍子,而且因爲留這種鬍子,還給先生帶來不少苦惱。

1909年8月,28歲的魯迅先生自東瀛留學回國,在家鄉紹興坐船出行,和一位船老大閒聊,那位船老大見魯迅先生留着“小卷胡”,又穿着東洋服裝,就以爲先生是東洋人,誇先生“中國話說的真好”。

唐太宗肖像畫

這個誇獎讓魯迅先生很不自在,不得不出言辯解說“我是中國人,還是你的紹興老鄉”,然而船老大卻並不相信。

先生自謂:我從此常常爲鬍子喫苦。

因爲有很多當時與魯迅先生接觸的中國傳統文化人,也和船老大一樣,動輒便拿魯迅先生的鬍子說事,說先生不像中國人,並與先生在東洋留學的經歷聯繫,隱然將先生當作“異族”對待,這讓年輕的魯迅先生在很多場合都感到尷尬。

二、中國古人留的是什麼樣式的鬍子?

民國時期的東洋人,或受我國漢唐文化影響,或受近代西方人裝扮影響,確有不少人都留卷胡,而國內的留胡人士,則以下垂爲美。

曾國藩肖像畫

回鄉隨俗,爲了不讓自己的鬍鬚再惹爭議,魯迅先生一度也留起了下垂胡,鬍子的兩端“和地面呈90度的直角”。

但與此同時,較真的魯迅先生不忘留心考證,在前往山東曲阜旅遊的時候,注意到了孔廟裏的歷代帝王相,唐宗宋祖無不鬍子上翹。而且先生經過了解還發現,當時出土的漢朝和魏晉南北朝人物畫像,也都是鬍子向上。

原來鬍子上翹,纔是中國古人該有的樣子,而民國時期下垂的鬍子,乃是蒙古人入侵九州大地之後纔有的,反不是我中華民族傳統鬍鬚的原樣。

所以民國的所謂傳統文人,以魯迅先生的上翹鬍鬚,非議先生是否愛國,實在是貽笑大方,可謂連祖先是誰都沒有搞清楚。

宋太祖肖像畫

今天的我們,已經可以從許多優秀影視作品中,看到秦皇漢武的卷鬍子了,也客觀說明,我們今天的歷史學家,未必就真的不如民國的那一代學人。

三、何爲“國粹”?

嘲笑魯迅先生的那一代民國國粹家,把下垂的鬍鬚也歸爲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不僅是貽笑大方,而簡直可憐可悲。

他們渾然不知,若真較真起來,那下垂的鬍鬚,不僅不是代表有骨氣,反而是沒有骨氣的象徵之一,是外族人馴化中華先民的標誌之一。

但魯迅先生拿着考證資料與他們說話,他們當中反有人狡辯說那些廟裏的帝王相都是東洋人僞造的。而且中國的史學家,非常善於給自己臉上貼金,民國時期與東洋交惡,時常發阿Q之嘆-----若不是當年天不佑大元,這島國早被我們滅掉了。

一邊痛罵侵略者,一邊以另一羣侵略者爲榮,也算是民國的一大奇觀。正因如此,國人受蒙古人影響改改鬍鬚的方向,在他們看來就更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死不認錯,大約也是國粹家們所認爲的國粹之一吧。

這就如今人把磚志和毒菜也納入傳統文化一樣,明明是後來陰暗的統治者在中華文化的優秀基因中植入了木馬程序,卻被當成所謂文化資源,一股腦復原出來,甚至奉爲圭臬,渾忘了過去一百年,那些烈士英靈拋頭顱灑熱血,爲的是什麼。

許多所謂國粹,都和下垂的鬍鬚一樣,是假國粹,是被篡改的國粹,若不能正本清源,即使被擺進博物館裏,被古董商人認爲價值連城,也仍然是垃圾。

《漢武大帝》中劉徹的卷胡

這樣的國粹,無論恢復與否,都與傳統文化無關,即使再造十個大明宮或者圓明園,也不能復興中華,反倒耗費國力人力,禍國殃民。

四、魯迅先生爲什麼第二次改變鬍鬚造型?

前面說到,魯迅先生回國後,也留了一段時期“和地面呈90的直角”的鬍子,但不久之後,卻又因爲鬍子,被另外一羣人指責了。

這次批評先生的,是先生周圍的所謂改革家,認爲魯迅先生與傳統文人留一樣的鬍子,乃是向封建禮教妥協,與先生“新文化運動干將”的身份大不相符。

這可真是左右爲難,令先生感到“無聊而且麻煩起來了”。

對魯迅鬍鬚的態度,反映的是中華文化在民國時期的分裂,維護的人不知道爲什麼維護,反對的人也不知道爲什麼反對,爲維護而維護,爲反對而反對,直到最後撕裂了整個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流毒至今。

是的,魯迅先生當然不會真的因爲小小的鬍鬚煩惱,真讓他煩惱的,乃是周圍那一羣不知所謂的人,以及他們那些不切實際的思想。

既然如此,那就既不迎合傳統,也不順應潮流,來個我行我素吧。

咔嚓咔嚓,從此魯迅先生的鬍子,就變成了“隸書的一字”。

五、改變之後

等到先生以一字胡重現江湖的時候,又有人出來驚訝:啊,你的鬍子這樣了?

“唔唔,我的鬍子這樣了。”魯迅先生的回答中,帶着自信和戰鬥的語氣,對發問的人很不客氣。

從此再有人問起,魯迅先生皆以此法應對,讓發問者自討沒趣。

先生竊笑,從此天下太平,沒有人再拿先生的鬍鬚上綱上線,魯迅的鬍鬚終於不必再擔負中國存亡的責任。

參考資料:《魯迅雜文集》之《說鬍鬚》,原文發表於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語絲》週刊第五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