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的人在良好的環境中卻沒有什麼成就,甚至走向與環境要求相反的道路;有的人在惡劣的環境中卻能“出淤泥而不染”,成爲很有作爲的人。這說明( )。

A.經濟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和條件

B.教育在個體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C.社會環境決定着人的發展方向

D.人對環境的反應是能動的

2.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認爲,人的發展猶如白布放進染缸,“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這強調了( )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A.遺傳素質

B.個體活動

C.環境

D.教育

3.XX小學的鄭老師第一週教授學生加減法運算,第二週教授學生乘除法運算,案例中鄭老師的教學要循序漸進的主要原因是( )。

A.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

B.教師教授能力的限制

C.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和階段性

D.教育活動受人的遺傳因素的制約

4.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具有順序性的特徵。這啓示教師( )。

A.在教學中不可“拔苗助長”“陵節而施”

B.在教育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

C.在教學中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D.培養自信和努力的品質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5.美國教育洋溢着民主色彩,英國教育重在培養紳士,中國的教育貫穿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這表明( )對教育的制約。

A文化傳統

B. 文化知識

C. 文化模式

D.文化水平

6.學校物質文化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知識、技能的掌握、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下列屬於學校物質文化的是(多項選擇題)。

A.校園佈局

B.教學設備

C.學校建築

D.學校傳統

7.下列關於教育與人的發展關係的表述,正確的有(多項選擇題)。

A.任何人的發展都不能離開遺傳因素

B.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爲歌唱家、科學家、詩人

C.學生是人,是教育的對象,因而他們能動地接受教育

D.家庭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8.形成先進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但理念停留在文件上就不能形成學校文化。因此,只要是被付諸實踐的先進教育理念都可被稱爲學校文化。(判斷題)

9.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強調成熟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判斷題)

10.“染於蒼而蒼,染於黃而黃”說明環境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判斷題)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經濟社會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和條件,題幹未涉及經濟對人的作用,因此排除A。B選項說法正確,但是題幹未涉及,因此排除。C項本身說法錯誤,環境對人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因此排除。根據題幹關鍵詞“出淤泥而不染”,可知考查的是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對環境的反應是能動的。因此答案選擇D項。

2.【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有:遺傳、環境、學校教育、主觀能動性。“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意思是:將絲放入青色的染料中它就會變成青色,將絲放入黃色的染料中,它就會變成黃色。絲的顏色改變了,而染料的顏色也變了。強調了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A遺傳素質在人發展中是物質基礎,爲發展提供了可能性。B個體活動是主觀能動性的表現。D學校教育在發展中起着主導作用。故此題選擇C。

3.【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的理解。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是分階段的連續過程,前後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的更替的,前一階段爲後一階段的過渡做準備。這要求我們在教學時要循序漸進。ABD不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因,因此本題答案爲C。

4.【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題幹表述的是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順序性,教學啓示要求做到循序漸進,避免“陵節而施”“拔苗助長”。A表述正確。B體現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C體現身心發展具有差異性,教師應因材施教。D培訓自信和努力與順序性無關。

5.【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文化對教育的制約和影響體現在三方面:(1)文化知識制約教育的內容與水平;(2)文化模式制約教育環境與教育模式;(3)文化傳統制約教育的傳統與變革。不同國家的文化傳統不一致,對學員的期望不同,故本題選A。

6.【答案】ABC。中公講師解析:學校所處的物質環境,如學校建築、校園佈局、教學設備、圖書館等等,都屬於學校物質文化的範圍。學校中的傳統、儀式和規章,一般統稱爲學校制度文化。由此可知,D項,是學校制度文化的範疇,不屬於校園物質文化,A、B、C三項屬於學校物質文化,故本題選擇ABC。

7.【答案】AC。中公講師解析: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學校教育、主觀能動性。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爲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任何人的發展都不能離開遺傳因素。故A項正確。B項過分強調了教育的作用,忽視了其他諸如遺傳、主觀能動性等因素對人的影響。C項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可以能動的接受教育,故C項正確。D項說法錯誤,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故此題選AC。

8.【答案】×。中公講師解析: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方式。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各羣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方式,其中是最具有決定意義的是思想觀念。並非所有被付諸實踐的先進教育理念都能被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成爲學校文化。

9.【答案】√。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格賽爾的觀點。格塞爾通過雙生子的爬梯實驗,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故題幹說法正確。

10.【答案】×。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題幹說法意爲“絲染了青顏料就會變成青色,染了黃顏料就會變成黃色”說明了環境對人的發展的有巨大的影響。環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但環境對人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故題幹表述錯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