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 11月20日,第十八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車展以“新科技 新生活”爲主題,總展出規模達22萬平方米,展車總數達980臺,其中全球首發車28臺、跨國公司首發車9臺、概念車20臺、新能源車142臺。搜狐汽車直擊車展現場,第一時間爲您報道。搜狐汽車原創新聞賬號[汽車咖啡館]將對話數十位汽車行業嘉賓,分享他們對車市的思考。以下爲高合汽車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 陳威旭的訪談實錄:

高合汽車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 陳威旭

搜狐汽車:首先請陳總用一句話來介紹高合HiPhi X,因爲大家可能對這個的認知還沒那麼的固定。

陳威旭:這個挑戰很大,光給媒體的產品公關稿就有近80頁,給一線銷售的產品知識300頁,現在要我一句話給它做一個總結,大概幾個關鍵詞,我們叫可進化超跑SUV,這個車跟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可以不斷的進化,然後又是超跑,因爲它的風擋玻璃傾斜角度跟蘭博基尼一樣,大家開車喜歡大車輪,它跟勞斯萊斯庫裏南的一樣,22寸。

搜狐汽車:您對這款產品有沒有一個期待?不僅僅是銷量,包括對這款產品,您希望它是一個未來可以成長爲什麼樣子?因爲上次北京車展咱們聊的時候,說年底就要小批量交付了。

陳威旭:期待最重要就是要替中國人長臉,如果把汽車產品定位分成四個象限的話,橫軸叫豪華,縱軸就是聰明,現在有一塊未被滿足的市場,百年品牌要造豪華,對它來講很簡單,但是它的車就是不夠聰明,他們進化總是慢;另外新能源汽車一般挺聰明,但是舒適性、豪華感、操控性就要差一些;這兩個集合在一起,我們的HiPhi X走的路線就是又聰明又豪華,希望帶給消費者就是一個科技豪華的體驗,不是靠黃金、木料等材質堆積出來的,是用先進科技的方式,讓你享受到豪華感和人類未來出行解決方案。

搜狐汽車:您提到出行解決方案,和這個象限裏面的維度,其實大家提到高品質的新能源車就是特斯拉,雖然中國的市場會把它當做一個有標杆性的或者有意義的品牌在樹立,那您怎麼看待現在這樣一個市場,一個以特斯拉爲主或者以這些頭部的新創的企業爲主的風格的情況?

陳威旭:特斯拉在智能上做得很好,動力上的表現也不錯,的確在車企裏面立了一個標杆,十幾年前大家都沒看好它,哪怕是5年前,他自己也不一定看好自己,但是他最近的表現的確讓大家耳目一新,從市值上的表現甚至銷量上的表現,他在美國靠一臺Model 3就足以秒殺同等級所有燃油車,我們認爲他已經爲新能源打開一個比較好的契機。

但特斯拉也有欠缺,還有待滿足的消費者要求?因此我們希望提出一個解決的方案,能又很科技,又加上豪華的組合,所以這次造車我們就重新思考,不是把車造得美美的,線條優美一點就好了,不是這樣造車的,我們是用場景來定義設計,用軟件來定義汽車,整個價值要靠消費者共創,共創定義價值,三個定義。

因此在造車的時候,你看我們上面超跑、下面SUV兩個場景並在一起,我們的NT展翼門有很多場景出來,我們先幫客戶定義幾個場景,比如帥哥模式,你想要帥一點,就兩手揣進口袋,走進車子門自動打開,坐在車子裏面手還不離口袋;第二我們後排是勞斯萊斯對開門加上頂翼門的組合,如果從後座上車可以同時打開,領導進到車子裏面不用鞠躬哈腰;甚至對開門都關上,只開頂翼門,領導可以站在上面揮揮手,又一個觀禮模式出來,所以你可以創造很多的場景出來。我們在車裏面放了車界最大的屏幕,右邊副駕約20寸,中控約17寸,主駕約15寸,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體驗,通過“聲光電”配合給你呈現出來,用英國之寶的音響,三個屏幕配氛圍燈,加起來上千種組合,可以演示不同的情境出來,我們先幫客人創造六個情景,比如在海底,魚從這裏游到那邊去,可以感受到海底的景象。也可以是森林,甚至可以在城市裏面穿越,甚至可以離開地平線,離開地球也可以,太空漫遊,這些可以自由組合的場景就是我們設計想要達到的目的。

搜狐汽車:那我們的車會在哪裏生產?工廠在哪?

陳威旭:在江蘇的鹽城。

搜狐汽車:是我們自建生產還是合作代工的模式?

陳威旭:技術是我們的,代工不代工不是我們生產的考量,蘋果手機質量不錯,但是蘋果生產手機嗎?不是,主要是這家公司所立下的技術、規格、設備,我們工廠會用最先進的設備,我們10月底的時候試生產下線,車輛組裝完成後可以自己駕駛到停車位,完全不用人,這這就是我們基於車路協同的自動泊車系統,這個車已經具有這樣的一個技術實力。

用戶最常用的就是L3的自動駕駛,比如有一個功能叫TJP,你在結構道路上面開車的時候,手也不用碰到方向盤,腳也不用踩油門,眼睛東瞟西瞟沒關係,只要不太離譜,我們在通信、計算、專項等6大系統內都有兩套冗餘,所以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搜狐汽車:您剛剛講到我們的願景是要做智能出行推動者的概念,其實這個概念的話,我的理解就是有這種高舉高打的產品,有調性的,其實還會有些品牌層面的,不知道在產品規劃上面有沒有一些可以提前透露出的消息,就是我們應該怎麼定義,它是一家車企還是什麼?

陳威旭:當然是一個車企,只是我們想得比較遠一點,我們是在三智戰略之下,就是智能汽車、智慧交通跟智慧城市,一定是先有一輛智能的車,可以跟道路和城市結合,配合5G等雲端互聯的技術。我剛講到第三個我們的定義,共創定義價值。我剛舉例,就說車燈,一般的車只能稱作是兩把手電筒,我們是260萬把手電筒,因爲我們的大燈系統內有微小的棱鏡,和奔馳S級是同款大燈,但是S級還不能共創,我們裏面的圖形消費者完全可以共創,創出很多的場景,這個場景可以跟我們的軟件結合,消費者也可以自己寫,所以共創,可以定義我們整個價值鏈的價值。

搜狐汽車:智能網聯新出行領域是一個非常變化的市場,大家對未來也有一些預測的概念,對於身處其中的車者而言需要有對市場有比較敏銳的判斷,想問下您個人怎麼做出決策,自己是怎麼去學習和更新迭代的?

陳威旭:這個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包括每個高層也在不斷學習,因爲這個時代不是你說了算,要學習新的知識,年輕人的知識,AI人工智能也是我們要學的知識,在行業裏學習,跨行業學習,所以我們車子上面還有一個智能機器人,我們稱之爲HiPhi Go,這就是我們跟微軟一起開發出來的,它也是微軟全世界裏面第一個跟車企合作的,微軟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是比較厲害的,HiPhi Go可以主動察言觀色跟你互動,還有情感上的互動。

搜狐汽車:我們的車上已經搭載了這樣系統?

陳威旭:對。

搜狐汽車:希望我們的品牌給大家傳遞什麼樣的理念或者什麼概念?大家現在提到特斯拉等會有一個認知,我們希望有什麼認知?

陳威旭:我們希望整個品牌認知是可感知,可進化,場景創造出來,我們內部有一個說法,1246,就是一個人開車很拉風,兩個人坐車很浪漫,四個人坐車很豪華,六個人坐車很歡暢。

搜狐汽車:比如我們的人物畫像是什麼樣的?期待的人物畫像是什麼樣?

陳威旭:這個當時也糾結了很久,按照傳統的老思維有很多人口分析的工具,有時候根據心理或者生理分析出來,後來發現不太對,就拿手機來說,蘋果手機人羣畫像是幾歲?什麼樣的職業?是學生還是公司CEO?是18歲還是8歲還是88歲?都可以。你看蘋果產品弄得很極致,所以各色人都想買,好的產品永遠不缺市場。我們現在的用戶畫像大部分都比較年輕,渴望不同的創二代,財富自由的體驗型玩家,事業有成的創業精英,而且都有一個心態,想往更高,就是他看山看水都看了,他希望有更好的工具,更好的生活上的伴侶,這種人會跟我們品牌精神是比較契合的,就像我們華人運通團隊在車界裏面都是老手,但是就是想打敗上一秒的自己,不要做重複的事情,永遠比以前更具有創新、探索和自由的精神,所以我們希望用戶也不斷打敗自己,心裏有嚮往,奔赴着探索和自由的新境界。

搜狐汽車:非常感謝陳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