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的戰場上,我們見證了太多太多英雄兒女的英勇犧牲,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心只爲了拯救民族危亡,時刻把民族與百姓放在第一位,如果沒有革命先烈的頑強鬥爭,哪來如今的繁榮富強。無論什麼時候,作爲中華兒女,我們要爲自己的民族而自豪,時刻銘記歷史與革命精神,並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讓他們帶着感恩與尊敬之心生活着。

我們都知道,一場抗日戰爭把整個中國打得七零八碎,足足八年的抗戰時間,我們憑着中國軍隊堅強毅力與老百姓們的積極配合,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普通百姓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力量。在戰爭後期,日軍佔領當地村莊,我們的軍隊靠着老百姓的指引靈活展開狙擊戰,以最小的傷害帶給日軍致命的打擊,不得不說我們老百姓的土方法實在是厲害。

在日本宣佈投降之後,一些日軍並不接受繳械、放棄抵抗,而是在我們的國土上更加肆意妄爲,抱着拼死一戰的心理不斷頑抗,就連中蘇聯軍也拿他們沒辦法,日軍長期受到軍國主義思想的薰陶,絲毫不相信崇高無上的天皇會向中國投降,甚至認爲是中蘇聯軍所製造的騙局,目的是爲了瓦解日軍,這樣的心理也是接近於病態了。

這些日軍仍然奮戰在第一線,因提前佔領了炮樓的有利位置,他們可以藏匿在樓體中全方位觀察敵情,利用炮樓的間隙充當槍眼,發現有中蘇聯軍靠近立馬用槍掃射攻擊,小小的炮樓竟然讓日軍盤踞多天,只要彈藥充足他們就可以一直保持對峙。如此頑固的抵抗戰爭讓中蘇聯軍煩惱不已,這時一位當地的老農路過駐地,向遠處的炮樓看了一眼,接着說強攻不行就得智取啊,用其他方式把他們逼出來不就行了,老農一句話讓中蘇聯軍豁然開朗。

照這樣的情形繼續戰鬥,只會把傷亡人數再次提高,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做法,老農心生一計,與中蘇聯軍商量着用屍體燃燒產生的臭味與氣體將日軍逼出炮樓,因爲炮樓的通風口很小,一旦產生臭味很難散開,如果不及時出來只能被活活燻死。這個計策果然很有效果,燃燒屍體不久後,日軍全員逃出,被守候在外的聯軍齊齊抓捕,一場艱難的戰役至此結束。

如果沒有老農的指點迷津,可能我們還會損失更多的戰士,所以說我們不能小看任何一位普通老百姓,說不定在哪個時刻,他們發揮的作用可以拯救全民族,我們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