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閨蜜總是跟我抱怨她家的寶寶不愛看書,連一會都坐不住就吵着要去玩玩具了。就算能安安靜靜坐在那,也是一會兒擺弄擺弄這個,一會兒又看看那個,東張西望,心思停留在書本上的時間少之又少,讓她感覺相當頭疼。

孩子多課外閱讀對以後的學習能力是有很大提升的,教育專家尹建莉曾把課外閱讀比作是一根“魔杖”,孩子只要被這根魔杖點撥過,今後學習能力都很強。閱讀能夠一定程度上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拓寬孩子的眼界,同時也能夠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就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一切有用的底層思維都是從閱讀中來。”所以,建立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但家長不能太過心急,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五歲就能讀名著,便也給自己的寶寶買來一堆,像小山似的堆在孩子桌前,也不管孩子願意與否。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牴觸情緒,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選對方法很關鍵。

那麼家長要從哪幾方面入手,科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1、親子閱讀

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Jim Trelease說過:“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和孩子一起閱讀,不僅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還有助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可謂一舉兩得。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很強的繪本,用明豔的色彩和豐富的情節來吸引孩子。

慢慢地,孩子就會了解到閱讀的趣味性,家長還能和孩子建立更和諧的親子關係,每天閱讀就成了孩子很期待的一個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不識字的孩子,家長在讀繪本的時候不要僅僅是將書中較少的文字讀出來,而要試着加一些解釋,使故事更生動的同時還更具有教育性。

比如,書中提到的水果孩子不認識,就要重點地給孩子介紹,適當地運用比喻,通過聯想記憶法加深孩子的印象。孩子總是充滿求知慾的,在對書中不懂的問題提問時,家長也要耐心解答,抓住這個教育的好機會。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孩子的詞彙量會有顯著提升,常識儲備量也更加豐富了。

2、有針對性

不同年齡的寶寶當然要根據他們發育的時期來挑選閱讀書籍,這樣做也是順應客觀規律,能更好地做到“見招拆招”。

4個月以前的寶寶:要儘量選擇色彩豐富的圖書,這有助於孩子右腦的開發。

4到8個月的寶寶: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撕書、咬書等做一系列破壞,家長就要儘量去選擇一些布類材質的書。

8到12個月的寶寶:應該選擇立體感較好,或3D類型的書,用來培養孩子的空間感以及翻書的肌肉記憶。

那麼對於已經沒有破壞書籍傾向的寶寶,就要從書的內容上做文章了。

12-24個月的寶寶: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不太會把書當“玩具”或“食物”了,所以可以儘量的以內容爲先,根據孩子的興趣做選擇。可以考慮童話類、科學類、動植物類等等來豐富孩子的常識庫。

24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可以選擇情節性較強的書籍,但還是要注意圖片要多於字數,這樣不會讓孩子覺得枯燥。

3、營造氛圍

這裏所說的氛圍不止是簡單的外界環境,當然了,家長要好好佈置孩子的讀書室,可以擺放一些書架、書桌、檯燈讓孩子學着大人的樣子來閱讀,孩子是非常善於模仿的,這樣的環境會讓他更有興趣閱讀。

另外,家長也要學着做“戲精”,在跟孩子一起閱讀的同時,可以分角色地切換語調和音色,讓孩子也扮演其中的角色,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會發揮很大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孩子愛上閱讀。

書籍作爲傳統的獲取知識的渠道,雖然沒有動畫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卻能夠極大程度地激發孩子的想象空間。具象化的東西會形成孩子的思維定式,比如書中的睡美人會讓孩子們產生無限的聯想,但是看過電視中的睡美人,腦子裏便只剩下那種既定的形象。

閱讀可以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在今後的學習中,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也能更理解題幹增加做題效率。保持長期的閱讀還能夠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使他比其他的孩子更加成熟。所以,父母一定拿好孩子閱讀的魔杖,巧用“咒語”,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是小愛,6歲女兒的寶媽。歡迎大家關注、轉發、點贊,也可以通過評論與我交流,想要了解更多育兒乾貨,關注我,持續爲您更新優質育兒祕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