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一直是中国社会有争议的话题,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60岁已经干不动了,再要延迟退休,身体吃不消,而且不能从岗位上退下来,年轻人也无法来接班。但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60岁才正当年,他们既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是精力充沛的好年龄,过早退休是企业和社会的损失。而使我们国家坚持要延退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目前尚能收支相抵,略有盈余,而随着未来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金的缺口如何填补将成为现实问题。

可能现在很多人都要问,难道只有延迟退休才能解决我国当下养老金缺口问题吗?难道就没有其他方式来解决吗?其实也并不一定,解决养老金缺口,我们认为可以多管齐下,综合筹集才行:第一,我们经常看到体育福利彩票,通过筹资来解决体育界的经费问题。我们国家也可以办个养老福利彩票,不要求设什么大奖,最高奖金10万元,其他再设一些小奖金,中奖概率在50%。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养老福利彩票的活动当中来。这样可以通过养老福利彩票的收入来填补养老金的缺口。

第二,将领取养老金超过全国平均养老金2倍以上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再增加,或少增加,相应提高养老金较低群体的收入,拉近养老金收入之间的过大差距,对于超过平均养老金3倍以上的群体,适当的给减下来。因为很多老年拿着较高的养老金,不是用在自己晚年生活质量上,而是去贴补子女,这违背了养老金发放的基本宗旨,就是维持个人的基本的养老生活,如果把拿较高养老金的群体收入适当降下来,也有利于弥补养老金的缺口。

第三,将国有资产变现,或者拿国企每年的红利来填补养老金空缺。目前,国有资产的规模极其庞大,拿出部分国有固定资产将其变现,来填补养老金的空缺。与此同时,像烟草、电信、石油、金融等行业的垄断国有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都可以拿出10%来填补养老金的缺口。原因很简单,计划经济时代,职工的剩余价值都被国家拿去了,现在让垄断国有企业拿出部分红利来支持养老事业,也并不为过。

第四,让养老基金通过理财的方式,来让资产保值增值,只有养老基金有了自我“造血”的功能,这样也可以减缓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允许养老基金进入到资本市场,可以参与新股市值配售,可以在低位购买一些蓝筹股,也可以购置一些股票型基金,这样可以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个是,让养老基金参与国企股份制改革,也可以入股上市国企,这样不仅是养老基金的钱变成了活钱,也可以使国企的效率不断提高,更关键的是国企产生的盈利也可以用来填补养老基金的空白。

第五,国家财政收入的拨付。近年来,国内养老金收入相抵,略有盈余,主要是这个缺口由国家财政收入拨付。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时代,职工们拿着不高的收入,不计个人的休息时间,奋战在生产的第一线,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石,而如今随着国家财力逐步变得强大,也可以加大财政拨款的力度,来确保老年人退休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事实上,延迟退休并不是解决未来养老金缺口的唯一途径。要解决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也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而要弥补未来养老金缺口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变卖国有资产、提取国企盈利、增加国家财政支付等方式来增加养老金收入的途径,这样可不断有新的资金流入,还要养老基金有自我保值增值的资产管理能力。更要对高收入职工领取养老金要适度进行控制,这样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更加合适的人身上。只有多管齐下,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未来养老基金缺口的隐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