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操作系統領域,Windows、Android以及IOS三分天下,由對應的微軟、谷歌以及蘋果公司所把持,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既不是我們的企業,也不是歐洲的公司,可以說是被一家所壟斷了,這些年,能夠挑戰這幾款操作系統的系統不多,僅有的幾個也完敗。

華爲鴻蒙系統

擊敗的多了,也就少有挑戰者了,更也不會有企業敢挑戰一把了,除非在萬不得已,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華爲就是被逼到了牆角上了,沒法,只能祭出鴻蒙了。

如果說鴻蒙系統將代表我們的操作系統的未來,這一點也是毫不誇張的,那麼現在的鴻蒙發展到了哪一步了呢?還是看看華爲內部人士透露出來的說法吧。

鴻蒙系統

華爲消費者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稱:從EMUI 11開始,鴻蒙和EMUI的關聯性越來越大,很多技術都是繼承式的,比如在分佈式技術上,EMUI重用了鴻蒙框架,在性能和系統調度上,也進行了繼承了。

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兩個系統之間很多技術都是的、通用的,說的理想一些,EMUI 11就是披着安卓外殼的鴻蒙系統,後續還會不會有EMUI 12,就很難說了。

華爲鴻蒙系統

系統上越來越成熟,那麼在硬件的適配上進展如何了呢?現在華爲鴻蒙系統已經開始在大屏、汽車等硬件上開始出現,而有關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爲手機,也正在推進中,按照計劃,鴻蒙OS 2.0將在12月份進入手機領域,明年的華爲智能手機將全面支持鴻蒙OS 2.0,而先批次體驗者就是先升級到EMUI 11的用戶。

鴻蒙系統

說一個重點,華爲和王成錄都稱HMS和鴻蒙系統都是面向開源生態的,目的就是服務全球用戶,並且願意和所有的硬件廠家一起努力,包括廣大的手機廠家共同努力創建更好的生態,這意味着什麼呢?結合現在的一些有關“VIVO、OPPO、小米”等企業推出鴻蒙手機的傳聞,可以看出來,我們的手機廠商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探討。這是一個好事,雖然不是一致對外,但是華爲不再孤軍奮戰,這就是我們在團結上的進步。

缺芯少魂,這一說法自從在1999年被提出來後,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很遺憾,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在芯片和操作系統上受制於人,打破壟斷,想法突圍,倪光南院士也喊了很久,無奈的是,吶喊被忽視,直到今天,危機出現,仍然有人寄希望於幻想。

鴻蒙系統

是什麼造就今天的局面?裏面的因素太多,但是縱觀現在的氛圍,可以看出來,“注重短期盈餘”,“撈一把就走”,“好快省”“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都是脫不了干係的原因。

就說操作系統吧,當初放安卓進來,就是想着開源,想着我們的市場在商業推動下會有企業進行挑戰的,這裏面雖然也有企業冒了個泡,但是終究也是冒了個泡,原因就是在於生態壁壘一旦建立起來,就自帶強化模式,加上“多快好省”思維作祟,既缺少企業願意攻關,也缺少長久的動力進行攻關。

鴻蒙系統

現在華爲給大家起了個頭,如果大家共用一套鴻蒙操作系統,手機廠商都在鴻蒙系統的發展壯大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家要做的就是硬件配置上的比拼,那麼我們自己品牌的手機該會多麼強大,而且同時可以大大推動國產硬件水平的提升,比如芯片研製以及製造技術。

同時還會提升軟件技術的開發水平,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用戶。說白了,就是大家共用一個根基,帶一起把根基打牢固,至於上層建築如何構建,如何吸引客戶的歡迎,如何找到自己的客戶羣裏,各自發揮聰明才智就行了。

鴻蒙系統

幻想如此美好,實現起來自然困難,但是,一旦實現了的話,智能手機將是我們的天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