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中醫藥產業一二三產聯動,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大局。今日繼續刊發“市州中醫藥產業競相發展”系列報道,展示典型事蹟,進一步促進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

綿陽市三臺縣是全省典型的丘區農業大縣,地道川藥材涪城麥冬種植歷史悠久,也是全國最大的麥冬產區。

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綿陽市也將麥冬大健康產業發展提升到戰略新高度,三臺縣將麥冬大健康產業作爲首選支柱現代農業產業。國家部委(局)先後批准三臺爲“綿陽市麥冬大健康產業示範園區”、“國家級農產品(麥冬)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四川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三臺現有標準化麥冬基地近6萬畝,規範化加工點30個、麥冬交易市場一個、中國麥冬博物館一個,麥冬產業基礎好,種植優勢突出,產業鏈條日趨完整。涪城麥冬優勢區被遴選爲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四批),涪城麥冬已被列爲中國首批100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之列,可以出口歐盟,並使用歐盟官方標誌。

目前,三臺麥冬產業發展正以三產聯動的大視野,跨界融合的新理念,涪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區的新定位,初步探索出一條傳承創新發展的中藥材產業之路。

以研育產 打造技術高地

三臺建立四川麥冬產業技術研究院,把一二三產的專家聚集起來,對麥冬全產業鏈進行研發,探索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新路徑。

綠色生態基地完善

以培育國家中藥材大品種爲載體,以國家中藥材大品種和大健康產品培育試點爲政策支撐,建設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完整的標準化麥冬產業基地。以太極集團、蘇中藥業、新荷花、四川天基藥業、三九集團、神威藥業等國內知名企業建立的GAP基地爲示範,吸引更多企業落戶。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與種植戶建立原料供應合作關係和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出“豬—沼—麥冬”循環農業,實現糞污肥料化利用,提升地力,提高麥冬品質,成功申報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麥冬)示範區,打造現代化麥冬原料產業基地。

科技聚集效應凸顯

聚集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大學藥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綿陽市農科院等10餘家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麥冬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究制定麥冬種苗質量標準、等級標準、良種繁育技術規程、生產種植規程、田間管理標準操作規程、投入品使用標準操作規程、採收加工操作規程、麥冬藥材標準等。把生物醫藥研發特別是國家麥冬作爲食品、保健品和提取物作爲重點,構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三臺)麥冬大健康產業園,作爲中國麥冬生物技術、新醫藥產業、保健品和提出物核心區。以四川現有國家中藥GCP中心、中藥飲片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國家中藥GLP中心、8個國家天然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研究開發中心、11個省部級研究開發中心、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重點研究室和12個三級實驗室爲載體平臺,打造國家中藥學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研發中心。以食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藥物爲重點,集聚國內外生物醫藥企業,放大研發效應。

破解食用瓶頸

麥冬鬚根作爲地方特色食品的綜合開發利用,其《涪城麥冬鬚根-食品標準》已發佈。麥冬鬚根菜譜、麥冬粉條、麥冬鬚根飲料等食品已上市。麥冬塊根納入食藥物質目錄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融合科技金融

與中國綿陽科技城大數據研究院合作,引進大數據服務麥冬大健康產業,以資本與創新融合爲突破口,在政府引導下,與四川省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四川省川麥冬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基地建設、生物產品研發、孵化培育種植、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爲一體的一流企業,形成競爭優勢。與四川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對麥冬實行倉單質押,解決融資難問題。引進中航安盟保險公司,對麥冬基地和價格指數實行保險。

以園養產 打造產業窪地

三臺以資源生產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以特色園區建設拓展藥品、食品和保健品研製生產新空間,形成聚合疊加效應。

以前沿技術助力園區建設

針對產業散、亂和無序的現狀,藉助成份分析、檢驗檢測、現代倉儲、VR等前沿技術,打造“小產業、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發展高端個性化企業服務和特色服務體系,搭建企業孵化中心、保姆式服務,打造大、中、小、微型企業服務基地。

以“互聯網+”實現現代溯源和信息諮詢

藉助“互聯網+”統籌科技和產品資源,組建麥冬產業基金,建立ERP溯源體系與可視溯源平臺和麥冬電子交易中心,將麥冬產業、產品標準植入平臺。聘請國內外專家加盟並遠程指導,建設“智慧產業醫院”,打造“梓州資訊網”和“三臺麥冬”小程序平臺,發展產業遠程影像診斷、遠程會診、遠程指導等服務,爲用藥企業提供可溯源平臺。

以自主創新拓展服務產業

針對麥冬產業缺專家、企業產品開發少的現狀,充分藉助研究院平臺,根據產業鏈條上的瓶頸問題,建立麥冬大健康產業試驗園。設置科研試驗園、示範基地和中國麥冬博物館、麥冬檢驗檢測中心、企業孵化中心等。對公益性課題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對於企業個性需求採取企業投資和個性化研究模式,加快科研與轉化。

以商擢產 打造價值福地

企業是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孵化和引進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制定個性專業招商政策

一是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各項優惠政策。二是享受國家科技城有關政策,推廣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稅收試點政策。三是制定對外來投資企業的各項相關鼓勵政策,對麥冬一、二、三產製定的《三臺縣麥冬全產業鏈發展若干支持政策》。四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大項目、優勢項目,按“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專題研究。

建立專業招商團隊

從全縣遴選醫藥、商務、食品等專業人才組建麥冬專業招商。在京津冀廣深等地設立招商部門,實施定向招商和專業服務,招引藥品、保健品、食品和日化品等方面的企業入駐三臺。

探路拓展應用領域

引導現有醫藥企業利用品牌效應,開發生產保健食品和日化用品,加強對傳統中醫藥方的開發利用,發揮中藥“治未病”的優勢。圍繞麥冬產業,正在開發的中成藥有2個、3個麥冬飲片、10個食品、5個保健品、6個日化產品。全國申請並公開的麥冬發明專利共有6969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486件,實用新型專利41件,外觀設計專利12件。

以遊促產 打造康養勝地

三臺發揮旅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三國曆史濃厚的優勢,將改變單一的觀光遊覽方式,推動養生養老與特色文化相融合,開發以休憩娛樂、文體活動、養生保健等爲方向的健康旅遊新模式。

開發生態休閒遊

依託梓州藥市、中醫藥一條街、潼川古鎮等生態文化資源,加快體驗性、參與性和休閒性項目建設,打造麥冬特色小鎮等爲載體的養生度假城和健康生態旅遊區,創建國家中醫藥旅遊示範區。

開發康體保健遊

依託萬畝麥冬標準化示範園建設等活動,開發運動體驗遊、體育文化遊等項目,滿足羣衆體育健身、旅遊休閒需求。啓動醫藥城康健醫療區建設,以預防醫學爲基礎,結合休閒、安養、心理諮詢等服務,建設集娛樂、健身、文化於一體的健康旅遊綜合體。

開發文化養生遊

挖掘麥冬文化、三國文化,依託涪江文化生態片區,和中醫、美食等資源,開發一批康復理療、養生保健、藥膳食療等產品項目,建設三臺養生美食城。推動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共建,提升醫療、康復、護理、保健等功能,鼓勵醫療單位創辦療養機構,探索發展“候鳥式”養老和“虛擬養老”模式,建設一批連鎖化、品牌化的養老服務機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