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走日,象飛田,炮打翻山”。這些中國象棋口訣在我們年幼時就早有耳聞,年齡稍大些,學會了下象棋。時不時會和小夥伴殺上一兩局,甚至找家裏的長輩挑戰,剛纔還勝券在握,不知怎的長輩“馬”一跳,“車”一橫,盤面上局勢逆轉,我的“帥”已無路可走。

“哎,又輸了,明明是穩贏的,就在一、兩步間,我卻成了輸家,爺爺那步到底是怎麼想到的,太厲害了!”我有些不服氣地嘀咕道。

誠然,下棋是人類智慧的博弈,對弈的棋手在你一子,我一手之間禮貌地“廝殺”,表情上或許一派風輕雲淡、胸有成竹的樣子,可大腦裏早已颳起了思維的風暴,想對手之所想,料敵方之不及,力圖做到把控全局,算無遺漏。

從古至今,擁有超凡智慧的我們下棋的對手當然也是人類,總不可能和貓貓狗狗在同一張棋盤上對壘吧。光想想這畫面就覺得滑稽,不可能。

但是自從電子計算機出現後,這一切就都被打破了,一個沒有生命的大鐵疙瘩不但能在棋盤上和人類一較長短,甚至……

首先,被人工智能攻陷的是相對簡單的西洋跳棋。

1952年,IBM的軟件工程師阿瑟·薩繆爾,研發了一個西洋跳棋程序。它通過判斷落子的“利”、“弊”,自我學習,很快便戰勝了創造它的薩繆爾。於是1962年,薩繆爾帶着自己的跳棋程序向當時全美排名第四,康涅狄格州排名第一的棋手發起挑戰。結果跳棋程序獲勝。

人工智能初露鋒芒,第一次引起轟動,被世人知曉。

真正使人工智能在棋盤上鋒芒畢露的還是IBM的國際象棋(西洋棋)程序——“深藍”。它擁有32個微處理器,可同時執行多個指令,達到了“算無遺漏”的境界。

1997年5月11日,“深藍”再戰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經過一番廝殺,它終於報了一年前敗在卡斯帕羅夫手下的一箭之仇,以2勝1負3平取得勝利。此役開創了國際象棋的新篇章。

人類在棋盤上又失去了一塊寶貴的陣地。這回不得不請出被譽爲世界上最複雜的棋盤遊戲——圍棋。

圍棋,起源於中國的古老棋種,棋盤上有縱橫19條線段把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落在交叉點上。圍棋有黑、白、空三種可能,對於計算機它的計算量則有3的361次方種可能,而宇宙的原子數才只有10的80次方。

這次“深藍”想利用它超強的計算力,暴力求解出每一種落子可能,“算無遺漏”,是根本做不到的。因此,有人斷言,圍棋的陣地永遠是堅不可摧的。

然而,“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還不到二十年。一隻“狗”的出現再一次讓人類顏面掃地,堅固的圍棋陣地也丟了。

它便是大名鼎鼎的阿爾法狗(AlphaGo),由谷歌公司旗下DeepMind創業公司,研發的圍棋人工智能程序,國內習慣將之暱稱爲“阿爾法狗”。

阿爾法狗的工作原理不同於“深藍”的暴力求解法。它採用“深度學習”,把大量矩陣數字作爲輸入,通過非線性激活方法取權重,再產生另一個數據集合作爲輸出。這與生物神經大腦的運作機理一樣。

2016年3月,阿爾法狗通過“學習”上千萬的棋局,已“進化”爲圍棋界的頂尖高手。它在與圍棋冠軍、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的人機大戰中,以4比1的總比分獲勝。

2017年5月,中國烏鎮圍棋峯會上,阿爾法狗更以3比0的得分擊敗了圍棋發源地——中國的棋手柯潔。彼時,柯潔排名世界第一,代表着人類在圍棋上的最高智慧!

阿爾法狗取勝,是人工智能的里程碑事件,自然值得慶祝。但是,另一個話題,人工智能在未來一旦擁有了自我意識,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威脅?人工智能威脅論也隨之甚囂塵上。一些小報編輯甚至挖出了二十多年前的一樁命案。

1989年,前蘇聯國際象棋冠軍尼古拉·古德科夫在莫斯科與一臺巨型超級計算機進行比賽,雙方鏖戰了6天,古德科夫連勝三局。就在最後一局上,古德科夫伸手拿起棋子。“滋,滋”,“轟”……再伴隨着一聲慘叫,古德科夫重重倒在了金屬棋盤上,身上冒出縷縷青煙。賽場一片混亂,工作人員立即切斷電源,可等醫生趕到時,古德科夫已然斃命。

一時間,流言四起,超級計算機因爲連輸三局,惱羞成怒之下釋放電流謀殺了人類棋手。

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下次再聊。

(轉載請取得授權,否則必究;本文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