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哪些地方是地地道道的熱帶氣候呢?答案是非海南島莫屬,它是中國第二大島,位於中國版圖的最南端,也被稱爲鑲嵌在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海南島,佔地面積達到3萬多平方公里,這裏四季常綠,是我國第二大寶島,整個海南島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沒有明顯的季節界限,旱雨季分明,獨特的環境和獨特氣候,讓海南島成爲重要的旅遊之地。那麼海南島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相關專家預測:“海南島是漂來的,而且目前仍在逆時針旋轉向東南漂移”,很多當地的島民對這種說法難以置信。其實科學家的另外解釋:“海南島漂移跟地殼運動有關,因爲生命也是在運動的,它一邊漂,一邊旋轉。”海南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幾百年後,海南島會漂去哪裏?

圖爲海南島板塊漂移圖

海南島的前生——中國的海南島是怎麼形成的?“剮蹭擠出來”

在6500多萬年前,海南島其實是與今日的廣東省陸地緊密相連,那麼海南島是如何與陸地分開的呢?相關地質學家認爲,當時應該發生了一場地殼運動,導致大部分陸地沉陷,形成了瓊州海峽。這場地殼運動,還引發了海南島北部的火山爆發,隨着火山爆發劇烈,噴出的物質堆積也越來越多,進而使海南島的面積擴大。

在海南島的地理變遷過程中,因爲火山運動造成島嶼順時針偏轉,所以海南島一帶的土壤大多爲火山岩風化土,這種土壤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富含大量的鐵元素,通過火山爆發的作用力影響,海南島的中南部就承受了更多來自北部灣裂溝的推擠力量,隆起成大面積的山地埋藏多種金屬礦藏。換句話說海南島是地殼運動剮蹭出來的。如今的海口市存在100多平方公里的火山羣,是中國擁有火山最多的地方,不過火山噴發擴大海南島面積的說法沒有確鑿的證據。

圖爲海口火山羣

在對海南島漂移動力機制的研究中,地質學家發現:雖然海南島漂移與地殼運動有關,但是這種地殼運動的動力來源卻跟印度板塊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把印度板塊看成是一個大齒輪,它在向中國擠壓之際,遇到了根深蒂固的釘子“峨眉山”,於是它的大齒輪總體開始向東南方向轉動,使東南亞板塊其中包括泰國、柬埔寨等,從中國的西南地區擠出去,順着齒輪轉動的東南方向,開始向右旋轉,形成了它們現在所在的位置。

海南島脫離了中國的北部灣(目前的廣西省南部海域),就好像是一個小齒輪被大齒輪咬合並驅動着,向東南方向漂移同時伴隨着左旋,換成我們如今通俗易懂的方式就是在地殼運動中,印度板塊受到擠壓後,剮蹭到了中國的北部灣,被刮蹭出來的陸地板塊就是海南島地塊。

海南島最原始的地層分爲三種地層,分別是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層。在這些地層中廣泛分佈着岩漿岩及油氣盆地,海南島的成因機制與印度板塊地殼運動演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演化過程中形成海南島,在與歐亞板塊擠壓碰撞過程中還形成了青藏高原。

圖爲青藏高原

受地質變遷影響,海南島也有可能是從雷州半島分割出來

從海南島的整個地理結構來看,它是非常緊湊的,通過地殼運動,海南島被剮蹭擠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海南島的中南部山地承受不了負重,在中心地帶一分爲二,變成了斷裂帶,形成海南島呈東北到西南走向,如果說被擠出的中南山地是海南島的脊樑,那麼在山地間流淌的河流則是海南島的血脈;在地質演化過程中海南島的整體旋轉,各溝谷就形成了鏍紋形狀就像一個巨大陀螺。

若把中國版圖放大後,海南島和雷州半島作爲一個整體組合,在拼接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它們是嚴絲合縫的,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的海面寬大度不到20公里,雷州半島地勢平緩,整個走勢是東南低,西北高,雷州運河貫穿了整個半島的北部。雷州半島與海南島相鄰如此之近,很容易讓人產生海南島就是從雷州半島中割離出來的,經過地質變遷,產生了海南島的演變也是情理之中。

圖爲雷州半島

海南島從大陸分離出來是否有依據可循?

考古學家在海南南昌江中發掘了古脊椎動物,它們長得各不相同,有長鼻目,爬行目、還有一些鳥類和魚類等等,這些古生物與大陸發現的古生物大致一樣,通過對這些古生物的化石檢測,考古學家預測着很有可能是大陸嶺南一帶的動物。通過這個重大發現,我們也能夠看出來,很有可能海南就是從大陸中分離出來的。

如果說大陸就是一個母體,那麼海南就是它分娩出來的胎兒,獨特的熱帶島嶼氣候和地理條件與大陸極爲相似,海南島不僅是動植物繁衍的天堂,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典型代表,海南的多元化地質特徵,讓衆多專家認爲它就是從中華民族人文遷移中的極好代表。

一直以來,關於海南島是如何形成的說法爭議不斷,大部分學者都已經認識到了海南島的地質特徵與中國大陸相似,極有可能是從中國大陸分離出來的,但是這種說法還需要更多的確鑿有力證明。想要證明海南島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先找到瓊州海峽形成的原因,它們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

圖爲3000萬年前動物化石

未來:幾百萬年後,海南島逆時針旋轉,越漂越遠

1、與馬六甲海峽匯合,變成黃金海岸線

瓊州海峽地處中國南海,它是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它與衆多海峽相鄰,比如東面的巴布延,東北面的臺灣海峽,西南的馬六甲海峽包括新加坡海峽,這些海峽相鄰形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海域。如果海南島逆時針旋轉不斷漂移,按着瓊州海峽的地理位置,它只能在海洋領域逆轉,不可能與大陸板塊相撞,瓊州海峽被視爲獨立而又相互連接的海洋體,按着它相鄰的海峽組成部分,海南島極有可能會在未來幾百萬年向馬六甲海峽漂移,最後漂移至馬六甲海峽的位置中。

馬六甲海峽在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有一條細長的水道,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海,而這是海南島逆轉的唯一方向。

馬六甲海峽的進出口量是蘇伊士運河的三倍,每年有數十萬只船從這裏經過,整個馬六甲海峽由60多個島嶼組成,如果在未來海南島漂移旋轉到馬六甲海峽變成黃金海岸線,那麼主導權會被我國控制,馬六甲海峽連接了印度洋和亞洲各國的航線要道,未來的印度洋到亞洲的貨運航線極有可能將歸我國所有,當然這一切只是個人觀點。

2、受地球磁場改變,與印度洋板塊相連接

印度洋板塊主要包括了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印度洋板塊活動非常頻繁,淺在的地表中頻繁發生火山活動,地幔沿江在大洋中生成了地殼,在未來幾百萬年後,地球的磁場若發生改變,印度洋板塊地幔岩漿會不斷上升,而海南島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逆轉方向也會發生改變,在新的地殼運動中,受到印度洋板塊的擴展和推移,海南島會逐漸與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成爲相鄰“兄弟”。

圖爲印度半島

3、受到地殼運動影響,不再漂移,呈消失“趨勢”

作爲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和生態環境的改變,未來逐漸會消失,同樣道理,海南島在未來的幾百萬年中,或許不會再漂移,徹底消失在這個地球中。海南島的地質斷裂帶中,北部灣大面積塌陷,在未來幾百年地質運動中,受到自然氣候因素的影響,南海上漲,地震、火山爆發頻繁,海南島會隨着海水的倒灌,逐漸上升到海南島大陸板塊的深處,也就是說有可能海南島會在整個南海中下沉,漸行漸遠甚至徹底消失。

圖爲正在消失的毛烏素沙漠

但海南島的漂移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其整體漂移和旋轉自轉都和印度歐亞的碰撞息息相關,而對於此次碰撞或是說兩塊大陸間的擠壓來說,其所造成的後果,影響非常深遠。不但讓整個海南島旋轉漂移了幾千萬年,甚至在未來的幾百萬年、幾千萬年,海南島將仍處於“旋轉漂移”的狀態之中,並不會停息。

有網友猜測說:海南到的自轉飄移會不會喚醒海南島上的活火山羣?最後不但海南島越漂越遠,與大陸完全隔離,火山羣的噴發還會導致海南島的滅頂之災,所有動植物全部滅亡。你認爲會這樣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