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燦爛輝煌的,它能夠詮釋自然界中神祕的現象,也能夠幫助我們理順混亂的世界,使之清晰明瞭。自從人類進入科技時代後,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探索一直都在進行着,各種頂尖科學家的無私奉獻將我們的世界變成了現在的樣子,讓我們不僅能夠實現擁有現代化便捷幸福生活,還將我們的社會發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湧現出的科學家數不勝數,他們爲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西方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理論爲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徹底改變了人類工業革命;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促進了人類天文學的發展;錢學森的航空理論研究讓新中國挺直腰桿。似乎人類社會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湧現出一批頂尖科學家,那麼在現代人類社會發展中,到底誰纔是最偉大最頂尖的科學家呢?估計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這位偉大頂尖科學家非霍金莫屬。

坐在輪椅中的科學家,成功改變命運——霍金

霍金雖是當今國際享有盛譽的偉大科學家,但他卻是不幸的。從小就熱衷於新奇的東西,喜歡拆卸物體,研究內部零件結構,但似乎他的手腳永遠都沒有頭腦靈活。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後,他在學習上並沒有付出更多努力,那個時候的霍金是迷茫的,本以爲大學畢業後能夠當一個普通的教師或者職員,碌碌無爲過完此生。沒想到病魔卻出現了,當時的霍金正在劍橋讀研究生,他被確診爲“盧伽雷氏症”,所有的運動神經細胞全部萎縮,身體不聽大腦使喚,經過治療後,還是無濟於事,在霍金的身體中,只有心臟、肺和大腦是運轉的。頑強的霍金並沒有放棄,他靠着唯一能動的三根手指在不斷地進行深入科學研究。雖然後來病情惡化了,但霍金依舊在堅持科學研究,他提出的霍金輻射理論,讓衆多科學家對黑洞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霍金提出的預言正在實現,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會讓地球變成“火球”

霍金被稱爲名副其實的“宇宙之王”,但是很多人更願意稱他爲“預言家”,霍金曾經提出,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終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脅。提到人工智能,我們最大的感慨就是方便、快捷。很多智能軟件的升級,都取代了廉價勞動力。比如在飯店很多人工上菜,逐漸被機器人所取代,食客們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去等待。雖然人工智能輔助非常便捷,但對我們人類來說未必是好事,曾經有一部電影就是反應人工智能叛變人類的電影,在未來的幾十年中,隨着人工智能的不斷升級,當它被賦予強大的外力後,將會成爲我們人類最大的威脅,沒準他也是新的智慧生命。

除此之外,霍金還預言在2600年中,我們人類生活的這個地球將不堪一擊,人口增長的加劇,會讓地球變成熊熊燃燒的火球。隨着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給地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現如今全球變暖仍在加劇,甚至不再受人類的控制,北極冰川融化崩塌掀起巨浪也是史無前例,當地球無法實現自我修復能力的時候,就會變成火球。

數百萬噸塑料流入海洋,被你一口口吃回來

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對人類生態環境破壞最大呢?隨着近些年的數據表明,森林佔地面積每年以一千多萬的速度在縮減,大量的土壤被破壞,雖然人類是始作俑者,但是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裏,有人說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破壞了我們的生態環境,但這種說法是片面的,科學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植樹造林,提高我們的生產力,所以這個黑鍋不應該由它而背。人類生態環境發生巨大的破壞和改變,真正的始作俑者是塑料。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塑料的使用爲我們提供了便捷。不管是去超市買東西,還是去野外郊遊,幾乎處處都能夠見到塑料的影子。我們包裝食品的袋子大部分都是塑料包裝,醫療中使用的注射器、液體藥品等等外包裝也都是塑料,塑料中所含的最主要成分是聚酯纖維,隨着塑料的廣泛使用,塑料垃圾也是數以萬計。

一次性使用塑料包裝,雖然堅固、輕、便宜,是完美的包裝材料,但是這裏所含的聚酯纖維成分是不可降解的,即便科學技術很發達,也依舊無法實現如何降解聚酯纖維這個難題。如果塑料垃圾被土壤填埋,那麼在地下因爲沒有足夠的氧氣去分解,經過一段時間變化,塑料會釋放出甲烷,而這種甲烷是非常強大的溫室氣體,也是有毒氣體,污染大氣,並且促使酸雨的形成。除此之外,塑料還含有其他有害化學物質,這些物質無法被降解,慢慢會影響到土壤改變土壤中的酸鹼度,一旦土壤成分被破壞,那麼農作物就會逐漸減產。此外,還會對地下水或周圍水資源產生危害,而這些水源有可能會成爲人類生活中的飲用水,由此可見塑料被填埋在土壤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既然塑料不能用土壤填埋,那流入深海中是否能夠被海水分解呢?科學家們在對其進行研究中發現,塑料流入深海中,雖然能夠比土壤填埋會強很多,能夠逐漸慢慢被海水分解,但這種分解程度卻遠遠不夠,海底中的塑料垃圾會對海底的生態環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整個海底塑料垃圾場非常巨大,科學家們發現在海底塑料垃圾場中,海水裏流動着一種“微塑料”的成分,海水爲海洋生物提供氧氣和營養,這些有毒微塑料成分被海洋生物攝入後,在它們的胃裏是根本無法消化掉的。通過食物鏈,這些海洋生物再重新循環回到人體中,像一些螃蟹、龍蝦這些海鮮都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由此可見,塑料的吸附性很強,尤其是微塑料,能吸附很多有害物質,它對海底生態環境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霍金的預言中,塑料很可能成爲始作俑者

塑料污染是我們人類生態環境的最大破壞者。微塑料成分被海洋生物攝入後變成人類海鮮美食,那麼人體內自然而然也會存在這種物質。你別不信,科學家在除海洋生物以外的陸地哺乳動物身上,也檢測到了該類物質,其中,僅僅人體內的塑料成分,就已經高達9種。

霍金在生前就多次預言,我們的地球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類生態環境被破壞到極限,地球無法實現自身修復能力的時候,它會像火星一樣失去磁場,然後變成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的預言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的地球已經是千瘡百孔,塑料成爲人類生態環境最大的污染者。即便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很發達了,但是我們依舊未能找到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如果人類生態環境污染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話,我們也許將和地球共存亡。

不要讓塑料成爲人類最後的“遺產”更不要讓霍金的預言實現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人類如今已經和塑料生活在一起,不管我們走到哪裏都能夠隨處可見塑料的身影,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了科技發展的時代,但也同時進入到了“塑料時代”。中國有一句古語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向土壤、海洋自然環境中拋棄的塑料垃圾,如今通過食物鏈,自然界慢慢將塑料全部“歸還”人類。

我們在享受塑料製品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受到塑料垃圾困擾之苦,希望人類能夠從沉睡中醒來,不要再使用塑料製品,外出時自帶環保紙袋,自帶喝水杯,不使用塑料吸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減少外賣的次數,減少使用塑料餐盒、塑料外包裝,把過度依賴塑料的使用逐漸降低。

同時,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能夠同心協力,不要將白色污染置之不理,包括有些發達國家將塑料垃圾出口到發展中國家,認爲這是處理塑料污染最佳的方式,殊不知我們都共同生活在這一個地球中,雖然自己處理掉眼前的白色垃圾污染了,但卻加劇了對地球的破壞。不要讓塑料垃圾成爲人類最後的“遺產”,它影響的不僅僅只有人類,還有我們的地球家園,不要讓霍金的預言實現,保護生態環境我們人人有責,爲了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一起努力,共創美好未來,一起抵制塑料製品使用,讓我們的生活更營養更健康,爲我們的後代子孫留下青山綠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