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簽證政策的放寬,很多國人都喜歡赴美旅遊或者是定居。在國人的眼中,赴美是一件非常時尚的事情,很多國人寧可選擇在外國蝸居生活得艱辛,也不願意回國奮鬥,在他們眼中美國應該都是遍地黃金,即便是自己喫上頓沒下頓,但他也會在親朋好友面前耀武揚威,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本可以隨意出國的。那麼從中國到美國,到底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呢?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就是飛機,出行便利,省時省事。然而很多人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中國到美國的航班,爲何會繞開直線最短的太平洋?裏面又隱藏什麼重要原因呢?”

橫版地圖中上海與洛杉磯的距離

中國到美國最便捷的交通工具——飛機

隨着現代生活的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工具的種類逐漸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以前我們不敢奢望的地方,如今乘上便捷的交通工具都能到我們嚮往的地方。不僅是國內,就連國外最遠的地方我們也都能到達。比如我們國人想去美國,唯一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乘坐飛機。

有些人會”談機色便“,總會認爲飛機隱患大,空難是最可怕的事故,生還率非常低。它不像火車,遇到突發情況可以緊急停車,車裏的人可以直接下車,飛機卻不能,在空中遇到任何突發情況,都不能跳機。然而,事實上我們都想錯了,在這個世界上但其實飛機是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從設計到生產,再到投放使用,每一道環節都要求苛刻,飛機只有達到安全指標後,才能適航。飛機在飛行時,除了怕鳥撞擊外,還最怕敏感的天氣變化。

但在飛行路線中,不是所有的航線都是直線,比如從中國到美國,就選擇了捨近求遠的路線,整個飛行時間達到了12個多小時。

豎版地圖中上海與洛杉磯的距離

爲何不敢橫穿太平洋,而是選擇捨近求遠的路線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兩點一線距離最短,這是最佳捷徑。就像中國與美國之間只隔了一片太平洋,換句話說從中國到美國最短的路線是橫跨太平洋。爲何在實際飛行過程中,飛機沒有穿越太平洋而是選擇先向北飛,經白令海峽後再向南飛,最後到達美國機場呢?航空公司在可以的避開什麼呢?

1、太平洋天氣瞬息萬變,不利於飛機安全飛行

在地球中,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北美洲之間,東西寬度達到了一萬九千多米,在夏秋季容易形成猛烈的熱帶風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颱風。海面上空天氣瞬息萬變,也許前一秒是晴空萬里,那麼後一秒就會變成陰雲密佈。強大的氣流產生後,在惡劣的天氣中飛行容易讓飛機產生急速的顛簸,甚至還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失控,加上機艙內沒有牢固的固定物體,受到衝擊力的影響,人們很容易被甩出去,除非繫緊了安全帶,但也會感到這種強烈顛簸。

太平洋中的萬里晴空,多數會像平靜的海面下隱藏的波濤洶湧的暗流,隨時會爆發出來。無法掌握具體氣候環境,對於飛機來說遇到這種突變的天氣,想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非常難,就連備降機場都很難找到。打個比方,飛機在每次起飛之前都會確定本次航班的備降機場,一般來說備降的航線會選擇飛機飛行航線的中段,即便是遇到了突發情況,飛機也會有備降機場做安全保障。出於安全性考慮,在規劃航空路線上,飛機基本都會在北極繞一圈,然後飛往美國。浩瀚無邊的太平洋,有許多不可預測性的危險因素,飛機想要緊急着陸,尋找着陸點是面對最大的困難。在氣候環境突變的情況下,飛機容易發生飛行事故,一旦來不及處置很容易造成乘客受傷,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2、節省燃料和時間,讓航空公司利益最大化,可謂一舉兩得

世界上發生飛機沒有燃料導致的事故數不勝數,這種事故倖存率是非常低,比如2005年8月,突尼斯航空一架ATR-72飛機在維修時誤用了油量顯示器,導致飛機在地中海一帶上空耗盡燃料,無奈之下飛機不得已選擇海上迫降,整個機身斷裂,16人遇難,這是地中海發生最慘的案例。

沒有燃料就是最致命的,飛機在燃油耗盡後,它依靠着旋翼產生的旋轉力自動滑翔,就像我們在騎自行車遇到下坡的時候,靠着下坡的外力作用,我們不用在依靠着人工去使勁蹬車。這種飛機沒油造成的事故是非常恐怖的,生存率會很小。

所以在橫穿太平洋時,對於飛機來說,燃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橫穿太平洋,遇到突發情況後,飛機的燃料不夠,飛機就會迅速下降,如果此時選擇降落傘跳海的話,下面又是太平洋,只會凶多吉少,爲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所以飛機不橫穿太平洋,而是選擇向北飛,經白令海峽後再向南飛,不僅節約了時間,還節省了很多成本燃料,這對於航空公司來說也是一舉兩得。

圖爲突尼斯國際航空1153號班機事故

3、地球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星球,橫穿太平洋並非最短距離

不知道從何時起,在我們的記憶中,地球就是圓圓的,像一個球,在不停的自轉。從南極到北極測量的地球周長爲四萬零八公里,如果繞着赤道測量周長爲四萬七十二公里,受到質量和引力的影響,在幾十億年間,地球不停自轉運動,赤道是轉得最快,受到離心力最大,似乎地殼開始向外凸出,長此以往地球的“腰圍”逐漸被甩大,我們所看到的地球其實並不是圓形,它是一個橢圓形球體。在常見的地圖中,我們看到的任何地方,都是兩點一線距離最短,但從3D橢圓形球體的外觀中來看,球體的兩點,與地球中的地心垂直的平面形成的弧度是最短的距離,稱爲“大圓航線”,也是“最經濟航線”。

我們總是習慣用二維思想看世界,但其實一條線在三維空間中看起來是與衆不同的。舉個例子在地球儀中用把一條線的一段放在洛杉磯位置中,另外一段我們放在上海。隨着地球儀不斷快速轉動,這條線會出現向上彎曲。在實際過程中,從上海飛到洛杉磯的航線要比我們看到的這個大圓航線偏南一些,飛機會飛過日本後,途經阿留申羣島,最後到洛杉磯,雖然看起來航線會很長,但實際過程飛行的時間卻很短。從上海到洛杉機全程10400公里,耗時是12小時,藉助途徑南部半球高空的氣壓帶之間盛行的風力影響,表面上看飛機的距離增加了,但其實受到風力影響,飛機的速度提高了,節省了很多燃料和時間。

圖爲白令海峽

中國到美國最短路線:往北美飛行是最短距離,大多數航線都需要轉機

中國飛往美國,無法橫穿太平洋,有沒有最近的距離呢?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網友最想知道的,畢竟不管是赴美旅遊,還是赴美定居,對國人來說都是一種追求。總體來說,國內飛往美國的航班,直飛的航班是非常少的,大多數都需要轉機,比如轉機的地點爲華盛頓、洛杉磯、紐約、舊金山還有東京等等,目前主要直飛的航班是波音787,它的飛行路線是北美的飛行路線,穿越白令海峽,再沿太平洋西岸到美國,這是最短的距離。

從目前來看,從中國到美國的夏威夷飛行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夏威夷位於美國的西邊太平洋中部,它是由火山爆發形成的,它的氣候一年四季溫和宜人,各種奇花異卉無不滿山遍野綻放着。夏威夷距離美國本土只有3000多公里,距離國內最近的城市黑龍江省只有6000多公里,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和上海開通了直飛美國夏威夷的航班,大約九小時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圖爲北京到紐約直線距離

不過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最關心的不是飛行的時間,飛行的距離,他們關心的是如何轉機的問題,比如從中國飛往美國舊金山,有沒有直飛的航線呢?舊金山位於美國西海岸,與夏威夷相比,它也是離我國比較近的城市。從目前來看,我國直飛舊金山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北京和成都。舊金山的主要機場位於舊金山城市南邊21公里處,如果是從成都直飛舊金山的時間是最長的大約需要14個小時,而從上海直飛的話,相對來說時間比較短,只需要11個小時。

每個航線都有每個航線的規定,航線的設置是不能隨意篡改的,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都是按照航線飛行的,一旦隨意篡改很容易導致與其他飛機相撞,容易產生安全隱患。所以總體來講,飛機不橫穿太平洋,不管是對航空公司,還是對乘客而言都是利大於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