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沒有比這更鮮的“一鍋燉”,香味撲鼻,好喫又下飯!

小時候長在農村,總是聽到老一輩講孩子生長發育期,尤其是男孩,要經常給他喫些小公雞,能強健骨骼,促進生長發育,讓孩子能長個大高個兒。

在我的老家,很多家庭都會給青春期的孩子喫剛開叫的小公雞。做法也尤其簡單,一般都是用生薑和白酒炒小公雞給孩子喫,促進生長發育。剛開叫的小公雞生長激素旺盛,含有豐富雄性激素,能促進生長。按照中醫“以髒補髒”的原則,喫剛開叫的小公雞是可以起到一定促長個子作用的。而雞肉本身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是孩子生長的重要元素,對長個頭有好處。

我和先生個子都不高,我160,先生170,在南方也許是普通個子,但到了北方絕對是小矮個。因此孩子出生後,特別注意日常飲食,很少去外面喫飯,早餐也從沒有糊弄過。現在兒子13歲身高長到了170,很明顯感覺今年的個子長得飛快,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5個月不到的時間,身高足足長了6釐米。

我不想片面地說飲食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我只想用我的實際經歷告訴大家,除開遺傳基因,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足夠的睡眠,這3要素對孩子長個子起到很大的作用。

飲食方面:在我家牛奶從沒有斷過,每天少則一杯,多則2-3杯,每天早餐保證喫一個雞蛋,平常飲食注重葷素搭配,土雞,魚和牛肉一週一次,雷打不動。

運動方面:平常學校運動足夠,就不額外鍛鍊了,週末休息會陪着孩子一起跳繩,量也不多,一次400個左右。發育期的孩子最好每天有一定的運動量,尤其以跳躍運動爲佳,比如跳繩,跳高,打籃球都有益於孩子長個。堅持很重要,最好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睡眠方面:晚上從來沒有超過11點睡覺,因爲從小養成的好習慣,即使是雙休日,10點一到不用提醒就主動去休息了。足夠的睡眠也是孩子長高的重要因素,生長激素主要分泌的高峯時間在夜間,入睡後1個小時是它分泌的高峯時間。正因爲這樣的特點,在我們需要長身高的年齡,需要保證好睡眠。所以在晚上9點鐘後開始入睡,讓峯值的時間落在10-11點這個時間段,而且要保證好充分的睡眠。即在長身高的年齡,最好能夠保證好9-10個小時的睡眠,這樣就能夠保證生長激素能處於分泌量充分的水平,以保證孩子有理想的身高狀態。

話不多說,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非常好喫的家常菜,強身健體,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常喫,還能長成大高個。

【小黃蘑燉土雞】

準備食材:土雞半隻,小黃蘑一把,生薑4片,大蒜4粒,大蔥2段,鹽適量,白酒一勺,生抽半勺,老抽半勺,青紅椒各一根,植物油適量

製作步驟:

半隻土雞剁成大塊,放入清水中沖洗乾淨。

小黃蘑清洗乾淨,根部有沙子,最好用剪刀剪去,然後放入純淨水中浸泡一個小時備用。小黃蘑也可以用榛蘑來代替。

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大火將水燒開,放入蔥段,薑片,料酒,接着放入雞塊焯一下水,開鍋後撇乾淨表面的浮沫,撈出雞塊後控幹水分備用。

鐵鍋燒熱,放入少許植物油潤鍋,將鍋中的油倒出來,將焯過水的雞塊放入鍋中大火翻炒至表皮金黃,放入蔥段,薑片,蒜瓣,白酒炒出香味。

接着將小黃蘑和浸泡小黃蘑的純淨水一同放入鍋中。

再添加適量清水,清水的用量要和雞塊持平。

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燜煮15分鐘,根據個人口味調入適量鹽,放入半勺老抽上色。

放入半勺生抽提鮮,蓋上鍋蓋繼續燜煮20分鐘左右,煮到鍋中的水分大量收幹。

最後放入青紅辣椒塊,繼續大火翻炒至辣椒段生就可以出鍋了。

鮮香入味特別下飯,非常適合冬季的一道滋補菜,做法也相當簡單,喜歡的朋友趕緊收藏起來試試吧。

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各種家常美食,如果喜歡我的作品,請關注我,給我點個贊吧,或者分享給您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如果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您有更好的方法和小竅門,也歡迎大家給我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