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遊戲大廠任天堂來說,2020年與來年的2021年可謂兩個極具分量的年份,今年爲旗下超人氣IP馬里奧系列誕生35週年,而來年則又緊接着是旗下《塞爾達傳說》35週年以及《精靈寶可夢》系列誕生25週年,秉承着日系廠商十年一大慶五年一小慶的傳統,任天堂方面自然也是必將會有一系列相關動作。

其中爲慶賀馬里奧誕生35週年的一系列相關企劃已經陸續公佈,緊接着任天堂又聯合光榮特庫摩推出了《塞爾達無雙:災厄啓示錄》,基於系列《荒野之息》世界觀設定爲其後續的相關作品開始了預熱,相信在後續的一段時間裏任天堂還會爲玩家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然而除去這些人盡皆知的知名系列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系列堪稱是任天堂旗下最不像任天堂遊戲的高品質IP,這個系列雖然在人氣和知名度上的表現遠不及馬里奧塞爾達這樣的頂級IP,但卻也對整個遊戲行業的發展留下了功不可沒的功績,甚至可以說我們當下所接觸到的衆多知名作品的設計靈感均來自於這部作品,而這便是《銀河戰士》系列(官譯密特羅德),然而儘管這一系列對整個行業造成了尤爲深遠的影響,但目前這個系列自身的情況卻是相當不容樂觀。

對於《銀河戰士》這個名字,相信更多的玩家都是從近年來業內人盡皆知的“銀河惡魔城”概念當中對其有所耳聞,銀河惡魔城(Metroidvania)這個名字從表面上看就能看出是《銀河戰士(Metro)》與《惡魔城(Castlevania)》的結合,當下我們熟悉的《黑暗之魂》、《控制》、《奧裏與黑暗森林》等作品皆是採用了這一創作概念。

《奧裏與黑暗森林》

這一名詞概念由素有“惡魔城之父”之稱的知名製作人五十嵐孝司提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則是《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該類型的主要表現形式爲在2D橫版動作遊戲當中引入可允許玩家自由進行探索的開放世界設計,並且爲其融入了平臺跳躍和角色扮演機制,使得整個遊戲在體驗質量上能夠給人一種內容充實、極具探索價值的感覺。

《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

實際上,首次將橫版動作與2D開放世界相融合的作品,正是任天堂旗下的《銀河戰士》。

其系列初代作品誕生於1986年,於任天堂日版FC磁碟機系統以及美版NES主機上推出,在遊戲當中,玩家將扮演太空賞金獵人薩姆斯前往異星擊敗這種會對人類造成威脅的太空生命體密特羅德,而遊戲的命名也正是取自於這種外形生物的名稱。

在《銀河戰士》誕生之前的那段時間裏,人們每當提起太空科幻類的作品往往第一反應都會聯想到《異形》,這部作品可謂是爲後續衆多同題材的作品設立了一個參考方向,後續也有衆多遊戲作品也都傾向於從這部電影當中獲取靈感,其中影響最爲深遠的作品除去人盡皆知的《魂鬥羅》之外,就是這款《銀河戰士》。

儘管遊戲採用的是比較小衆的太空科幻題材,但遊戲的真實素質卻秉承了任天堂一貫的多機制重遊戲性的核心,隨着遊戲流程的推進,玩家能夠獲得更多的能力以探索先前無法進入的地區,逐步發現地圖當中潛藏的祕密。

《銀河戰士》

《銀河戰士》的誕生無疑與任天堂旗下的其他作品一樣有着開宗立派的意義,該系列在後續的發展當中始終對遊戲的主要核心玩法進行了保留,但同時也不斷對於遊戲的內容和互動性進行更深層次的強化。

於1994年登陸SNES主機的《超級銀河戰士》更是憑藉出色的關卡流程、豐富的遊戲內容被業內稱之爲SNES平臺最好的遊戲作品,至今在遊戲發展歷程當中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超級銀河戰士》

以《超級銀河戰士》作爲系列的轉折點,後續這一系列分支成了兩個風格不同的系列,一邊是傳統橫版動作的經典風格,而另一邊則是轉型成爲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銀河戰士Prime》。

儘管《Prime》系列在類型上與以往作品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但其遊戲內核卻依舊秉承了系列的探索與角色養成兩種核心元素,甚至由於採用了全3D的畫面表現,使得遊戲的關卡豐富程度比起以往要更加具有創新性與交互性。

GBA《密特羅德:融合(引進名稱)》

若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甚至可以將《銀河戰士Prime》系列看做是任天堂旗下的《光環》,兩者在氣質上有着十分相近的感覺,但骨子裏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而從整體上來看,交由北美開發商製作的《銀河戰士Prime》確實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貼近歐美地區玩家的喜好。

《銀河戰士Prime》轉型成功之後,開發商後續也在不斷設想這個系列後續還能夠從那些方面進行提升,爲此開發組開始在每一代作品當中都對遊戲的方方面面逐漸開始打磨與優化,在保證遊戲的品質依舊能夠達到以往水準的同時,也讓遊戲在各方面的質量表現變得更加成熟。

《銀河戰士Prime》

但不同於微軟旗下的《光環》系列,《銀河戰士Prime》是一款注重單人探索體驗玩法的作品,其後續的發展過程更多地將精力傾注在了遊戲的玩法方面,而遊戲的背景以及世界觀卻始終沒有得到特別好的打磨。

對於一款太空科幻風格的射擊遊戲來說,想要後續擁有提升空間,一方面可以選擇對世界觀和劇情進行擴張,讓自己能夠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方向。

而另一方面則是能夠爲其引入多人聯機遊玩內容,以最大程度延長單部作品的遊戲壽命,顯然這兩點並不符合《銀河戰士》的氣質,儘管後續也曾有過嘗試,但表現質量卻並不算很好。

《銀河戰士Prime2》

縱使《銀河戰士Prime》是一款品質上乘的遊戲作品,但卻由於題材以及玩法上的限制,加上其轉型之後給人帶來的驚豔感實在是太過強烈,以至於讓後續作品想要繼續獲得提升變得相當之困難,後續的《Prime2》與《Prime3》儘管也都在業內取得了不錯的評價,但遊戲的口碑與評價卻是整體呈下降的趨勢。

結合當代遊戲類型推陳出新的速度相當之快,玩家們已經逐漸對《Prime》系列一成不變的風格感到疲勞,以至於這類遊戲已經不再受到主流市場的青睞,後續多部作品的銷量也並不算非常理想,也是爲了能夠留住自己的好名聲,任天堂選擇了冷藏這一IP一段時間,直到獲得新的靈感之後再做打算。

早在NS主機上市之初,任天堂就曾已經公佈《銀河戰士Prime4》正在開發當中,然而目前已經過去了多年,玩家們甚至還不知道這將究竟會是一款怎樣的作品。

2019年初,任天堂官方還曾公開爲遊戲因不達預期被推翻重做而表示道歉,甚至在今年8月份時開發組還在爲遊戲開發招聘首席製作人,由此可見這部續作的開發過程並不算十分順利,但另一方面也能夠看出任天堂方面確實爲了能夠打磨好這部新的作品下了不少功夫,或許最終的成品真的有機會再度突破自我、重新樹立在業內的標杆形象,至於這部作品何時能夠推出,還請各位玩家耐心等待。

相關文章